1、(5)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如火箭有样飞翔。
2、无论忤逆,无论小水,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比喻)
4、(6)对偶、对仗歌
5、拟人拟物叫比拟,似物把人拟成物。
6、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7、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10、(12)顶针回文歌
11、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2、自信是面战鼓,那密集的鼓声给我们无穷的勇气。自信是盏明灯,那明亮的灯光为黑夜的苏醒而点亮明天,自信是一缕阳光,它为我们冰冻的心房送去温暖,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如灿灿云霞后边的旭日喷薄而出,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像脱弦的利箭直达前方。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坦然地面对坎坷,微笑着走过生活。
13、反语是反话,讽刺味辛辣。
14、我不是寂寞的幽兰,我不是孤傲的玫瑰,我是那麦穗,感谢风的爱抚,雨的润泽,但我不会随风而去,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坚定不移地孕育着自己的果实。(排比,比喻,形象化,拟人)
1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6、反复反复意回还,加强节奏如心弦。
17、主要为以下: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18、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9、顶针——结构严谨,语句通顺。
20、托义于物是象征,以此喻彼叫借喻。
21、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22、滔滔话语来,串串妙句挥。
23、借代象借喻,统统略本体。
24、自问自答是设问,问而不答是反问。
25、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26、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
27、《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就在写作《天上的街市》的半个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美丽清净”的想像世界的图画。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互喻,将天与地连成一体。“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28、含修辞手法的优美好段。
29、“反复”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锦上添。
30、讽自警钟响,刺敌如刀枪。
31、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32、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33、连锁叫顶针,回应是回文。
34、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
35、设问醒目又意深,反问语强耐深省。
36、“雪压冬云白絮飞”,“冬云”借喻象征“絮”。
37、文帝尝药奉母餐
38、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39、(7)反语歌
40、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41、增强文气势,感人动心扉。
42、(4)人与时间拔河,胜利的是时间。喧嚣与寂寞拔河,胜利的是寂寞。瞬间与永恒拔河,胜利的是永恒。(排比,拟人)
43、(13)设问反问歌
4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45、(1)比喻歌
46、感天动地,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迷信思想严重
47、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48、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赏析: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2.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现了牡丹卓越的风姿.3.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49、大舜耕田在历山
50、伸个懒腰放下手中的笔,机械地朝走廊走去——有点渴了。失神的倒着水,蓦地发现面前有一张看破人世沧桑,满含对世间万物不信任感的陌生女孩的脸,他不屑的眼神透露着怀疑的冷淡目光;像烂掉的苹果的脸爬满了不信任任何人的条纹,带着不切实际的虚伪感,她扯下面皮——我不寒而栗。(描摹,比喻)
51、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52、好词:
53、三比设问加对偶三反引用夸大口顶真回环与通感互文借代又双关注:三比:比喻,排比,比拟(拟人、拟物)三反:反问,反复,反语修辞手法有哪几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54、强调又深入,道尽满腹情。
55、“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
56、曾母啮指参心痛
57、(3)比拟歌
58、(6)一颗一颗的小星星,像洒在蓝布上面的碎银,晶莹透亮。扑闪扑闪的,活像调皮娃娃的眼睛,蕴藏着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一颗一颗的小星星在天空有序的排列,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闪耀着,跳跃着,化作无形的旋律在空中飘荡。
59、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排比)
60、“言过其实”叫夸张,表达感情非寻常。
61、比喻打比方,生动又形象。
62、说乙再说甲,人们叫引喻。
63、千里负米唯子路
64、由浅入深呈递进,由轻变重层层深。
65、“夸而有节”正刚好,增添文采助想象。
66、“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67、冬起寒风,风舞雪飘,飘过谁家,家和事兴。
68、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
69、双重含义双关语,明说暗讲隐意指。
70、(11)递进歌
71、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72、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是一种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
73、文艺创作用“反复”,强调主题语意尽。
74、排比可记叙,排比可抒情。
75、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76、(4)夸张歌
77、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78、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
79、条理更清晰,层层递进说。
80、(8)双关语
81、“夸而无节”成狂言,信手败笔损文章。
82、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83、(2)借代歌
84、(10)反复歌
85、明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
86、三年级上册学了下面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看如下例句。
87、好句:
88、夸张词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强。
89、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90、鞭打芦花闵子骞
91、在诗的第一段中,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
92、托义于物叫象征,事物形象表特征。
93、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鲜明。
94、回文——循环往复,息息相关。
95、含蓄幽默细品味,或是暗示或讽刺。
96、结构相类似,意义相关联。
97、举例:
98、(9)排比歌
99、形象特征细品味,以物思义含意中。
100、排比一大串,语气多连贯。
101、现在想起来,实在很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些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
10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10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104、请听《排比歌》,排比好效果。
105、从小到大非排比,从低向高层层进。
106、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07、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108、人物相拟文活泼,强烈感情来抒发。
109、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唱歌。(拟人)
110、(5)象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