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说说文案 > 句子表达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句子表达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时间:2024-11-23 03:03:15

1、(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2、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3、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4、句子的关系有十种,分别是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解说关系、目的关系

5、总分关系就是构段方式中的一种,是指自然段中有一句话上对全段内容的总结说明,其它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总分关系构成的自然段,在形式上可以是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是先分说,再总说;还可以是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小结。

6、种表达方式的概念和区别。

7、开头: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一般起到总起全文(统领全文)的作用。

8、第二,结合文章,句子在文章中的某种含义。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

9、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

10、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1、第五,万能答题语句,一般都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者引起思考,富含一些哲学思想等等。

12、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13、议论即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用理性的语言对事物议论、评价,表达自己的看法。

14、从语气角度看,现代汉语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分别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15、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6、(《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17、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即记叙和述说,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18、感叹号又称感情号,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句子,它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凡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都要用感叹号。

19、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0、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表达方式一共有5种,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其中,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人物描写中又细分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2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3、整句和散句是就句子的结构形式分出来的类别。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两种句式具有不同的风格,使用整句有整齐之美,使用散句则有错落之美。例如: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整句)  ②天空布满了乌云,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一时大雨倾盆。(散句) 创作整句的修辞手段主要是对偶、排比、叠字、回环、层递、反复等方法,其中的对偶的严对,可以说是整句的典型,不但要求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而且在句子结构同一位置上,要求词性相同,词语的意义类属也要保持一致。比如“一个黄鹂鸣翠柳,两行白露上青天”,数词与数词相对,量词与量词相对,色彩词与色彩词相对,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结构非常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给人以一种美感享受。 整句的形式整齐,音节匀称,气势贯通,念起来琅琅上口,给人印象深刻,常用于铺陈,渲染气氛,增强文势。散句的结构各不相同,表达的意思不像整句集中,也没有整句那么强烈的语气,但是散句由于形式灵活多变,所以用好了也非常生动,因此有人吧散句比喻为自由体操。 整句和散句一般是交错运用,这样才能使语言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一般情况是:诗歌多用整句,文艺作品中散文常常整散结合,小说、政论文多用散句,当然像小说中写景的地方往往会使用整句,只要需要增强气势,增加文章感染力,那么就会使用整句。例如: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你看,这就是当初的北京人,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他们自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约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而他们是非常快乐的。 有时候,为了加强文势,结构不一致的句子要调整为整句: (1)她接待顾客热心,介绍商品耐心,细心解答问题,虚心听取意见。(2)一次投资,幸福一世。(3)这些小体积,威力大的炸弹,可不能等闲视之。 (4)这部作品展现的生活画面广,开掘主题思想深,塑造人物性格活,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概括力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上述句子,适合使用整句表达,这样前后句式整齐,使气势贯通,或者文气一致: (1)她接待顾客热心,介绍商品耐心,解答问题细心,听取意见虚心。 (2)一次投资,一世幸福。(或改为:投资一次,幸福一世)(3)这些体积小,威力大的炸弹,可不能等闲视之。 (4)这部作品展现的生活画面广,开掘的主题思想深,塑造的人物性格活,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概括力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24、例:她流下眼泪。

25、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6、中间:一般有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等作用。

27、第一,掌握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画线句子可能与此有关。

28、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2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0、承接关系

31、汉语的四种句子类别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

32、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吧、了、啊。

33、抒情性:是描述作者内心的感受,比如表达一种快乐的心情

34、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35、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6、这5个概念比较简单,区分起来难度也不大,但是在写作中,都不是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是综合使用多种来表达自己要写的内容。因此,了解这5种表达方式的使用目的,以及在不同段落其占比和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对于写作来说十分重要。

37、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句子。

38、描述:描述被描述对象的外貌和情态,主要包括心理描述、语言描述、动作描述、举止描述、外貌描述、细节描述等。

39、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40、第四,提炼关键词,重要词语(一般是名词,形容词等)。赏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表达感情。

4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42、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43、语气词的连用几个语气词可以连用。连用的语气词之间没有结构关系,处于不同的层次,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末的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是全句语气的重点。

44、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45、即是注重刻画,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把景色写得栩栩如生,从而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46、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47、表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吗、呢、吧、啊。

48、以时间为坐标轴,来讲述前后顺序的一种关联词应用规则。关联词前后说明连续动作或者连续发生的事情,分句前后有先后顺序,不能将分句顺序进行颠倒。

49、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贵。

50、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51、陈述句与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陈述事物的句子。

52、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

53、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54、这种自然段是用“因为”、“所以”、“由于”、“以至”之类的关连词语衔接,议论性段落常用此式。

55、由于要说服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议论就非常讲究逻辑,如何一步步论证自己的观点,用什么方法等都是需要斟酌的,所以好的议论性语言的特点是隽永、严谨,读起来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56、方法:记叙、抒情、描写(细节)、议论、说明+表达了中心思想。

57、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58、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

59、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60、叙述:直接记录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

61、如果说,记叙的目的是使人知道,抒情的目的是使人感动,那么议论的目的是使人思考且相信。因此对应的文章给人感触也会有差别,例如我告诉你我在上海的生活的一件事,是想告诉你我在上海的生活日常,你知道即可,这是记叙;我告诉你我对上海的感受,觉得这是个美好的城市,是想告诉你我对上海的情感,你能感受到即可,这是抒情;我告诉你上海这个城市无论是城市规划、经济建设、交通管制等方面,都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可观的城市,并给出了数据支撑,是想让你思考我说的问题,并认可我说的话,你得被我说服,这是议论。

62、这种自然段中的句子通常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某种事物的。

63、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5、这种句子一般由两层意思构成,后层意思转到与前层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行文常用“但”、“但是”、“可是”、“却”、“然而”、“只是”、“不过”等关连词语衔接。[

66、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67、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68、扩展资料:

69、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70、转折关系

71、细节描写:也有可能是突出了关键人物的某种特点和品质。(见下文关键人物的评价)

72、并列关系

73、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74、①语气词具有很强的附着性,一般附着在句尾(少数放在句中,后面有停顿),表达各种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

75、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76、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77、祈使句包括委婉商量的语气和命令禁止式,表商量的语气和禁止的语气。

78、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9、最容易和记叙搞混淆的,是描写。之前有提到过二者的区别:记叙句是笼统的,读者读完是没有画面的,而描写句是详细具体的,读者读完在脑海中对具体情景画面、人物形象是有画面的。记叙着重于这件事情“发生了”,而描写则着重于“发生时状态如何”。

80、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语气词其实就是6个,分别是:的、了、吗、呢、吧、啊,其他的语气词,如哪、哇、呀、啦等都是由啊音变形成的。

81、指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总体性、概括性的介绍解说。与记叙相比,说明是想让读者了解客观的事物或事理,而记叙则是想让读者知道事件。在所有表达方式中,说明是最讲求客观性的,只谈“是怎样,原因如何”,而不谈“解决问题,感情如何”

82、诗歌鉴赏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8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84、就是讲述事情、事物的语言。可详可略,但一定将事件的发生过程讲清楚,所以记叙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白。

85、表示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啊。

86、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87、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88、(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89、语气词是用在句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和停顿的词,有的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舒缓停顿或强调的语气。

9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1、因果关系

92、问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

9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94、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95、手段主要有语气词和语调。

96、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97、五种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98、因此,描写性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生动形象。因为如果只是客观地介绍人物或事物,有时写得再详细,读者没有亲眼见过或体会过,难以产生共鸣,由此,修辞手法出现了,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现实中的景物跟心中的景物相结合,每个人都可以在作者框定的场景内尽情地联想。例如写琵琶的声音,其实是不容易,如果只是简单描述声调,读者很难有共鸣。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描述琵琶女弹琵琶的节奏声高和声低时,说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短短两句,既用了拟声词,又用了比喻句,让人一下子就可以把握作者所描写的声音高低的范围。

99、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聊有疑而问。特殊疑问句无疑而问的反问句。

100、表示陈述语气的语气词:的、了、吧、呢、啊、着、也好、啦、呗、喽。

101、总分关系

102、第三,修辞手法的运用。注意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03、例:泪珠在她眼睛里游走一圈,拉成一条晶莹,“啪”的一声在地板上跌碎了。

104、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105、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106、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

107、五种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08、你数一下这几种符号的个数,就可以了。

109、写作语言中除了注意句子的“形式”之外,例如句子长短、整散、常式变式,还应注意句子的“实质”,即句子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不同的内容,表达也不同,内容承载的形式不同,也就是大家所学过的表达方式。

110、递进关系

111、②句末语气词根据所表示语气的不同,句末语气词可以分为四类:

112、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3、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二、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二、议论四、叙述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114、抒情是用诗化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抒发对生活的感受,或者将感情融注于具体的叙述描写之中。抒情性的语言是饱含情感。跟其他表达方式相比,抒情的本质是一种感受,它由事由理引起,表现得极为主观。抒情句的目的是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