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2、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
3、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矣。”(《宪问》)
4、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一点心思也不用,是没有出息的!即使做点下棋一类的游戏,也比闲着毫不用心
5、译文:孔子说:“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类是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
6、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博闻多识的人交朋友,那是有益的;同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看风使舵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那就有害了。”
8、论语十二则中,我最喜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则。
9、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浮夸,二者配合适中,才算是大雅君子!”
10、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1、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14、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5、译文: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
1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
17、译文:孔子说:“爱护他,能不叫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开导他吧?”
1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9、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1、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2、译文:孔子说:“君子襟怀坦白,小人则经常愁眉不展。”
2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6、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算一个君子。孔子说:“首先把他想说的话实行起来,然后再把已见之行动的想说的话说出
27、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8、的人。”
2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0、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3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33、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因贪生而损害仁的高尚品格,只应为维护这种品格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34、《卫灵公》
3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3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8、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0、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1、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42、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4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4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4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47、译文:孔子说:“由!对你说的话,你懂得吗?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这才是聪明人。”
48、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则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49、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0、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5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53、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54、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5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56、译文:孔子说:“君子为人庄重而不与人争执,能团结人而不拉帮结派。”
57、译文: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严格要求别人。”35.
58、子曰:“乡原,德之贼也。”(《阳货》)
59、译文:孔子:“把看到听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勤求学问,从不自满;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6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6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6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3、论语精选五十则
64、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65、译文:孔子在河边上感慨地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地流走了!”(孔子这两句富哲理的名言,时刻在提醒人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能让片刻的光阴白白流走。)
66、孔子说:“该是‘恕’吧!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强加给别人。”
67、译文:子贡问道:“乡里都称赞的人,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乡里都厌恶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不如乡里的好人称赞他,坏人厌恶他,这才是真正的好人!”
68、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6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7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72、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非常乐意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不是君子的气度吗?”
7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4、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反复苦思,毫无收获,还不如去读书学习的好。”
75、(《卫灵公》)
76、译文:孔子进入周公庙,遇事都要问这问那。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你看他进了太庙,遇事都要问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7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80、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8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党。”(《卫灵公》)
82、译文:孔子说:“不断学习和复习,不是非常愉快的事吗!
83、译文:孔子说:“君子讲团结不讲勾结,小人讲勾结不讲团结。”
8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8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8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7、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而可以终生奉行的呢?”
8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8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91、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无同他一样的毛病。”
92、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考虑,就必然有眼
93、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94、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95、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9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9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98、三思而后行。——《论语》
9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0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1、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02、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雪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的高贵品格。)
103、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04、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05、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0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0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0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9、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1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11、译文:孔子说:“对于学问德行,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有以它为乐的人。”
112、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某人说话好听就提拔他,也不因某人有缺点而不听取他的意见。”
113、译文:孔子说:“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14、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115、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16、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17、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8、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119、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
120、前的忧患。”
1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人。”(《卫灵公》)
122、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闲聊,不说正经话,喜欢耍小聪明,很难有什么出息。”
123、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25、译文:孔子说:“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
126、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疑惑不定,仁德的人不会忧心忡忡,勇敢的人不会畏惧不前。”
127、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的事。孔子答道:“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了,谁敢不端正呢?”(孔子强调封建时代的执政者尚且要以身作则,意义深远。)
128、此句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12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30、知耻近乎勇。——《中庸》
131、译文:孔子说:“金钱和地位,人人都想要有;如果不用正当方法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和低贱,人人都厌恶;如果不用正当方法摆脱,君子是不逃避的。君子离开仁德,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连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违背仁,紧急关头是这样,颠沛流离时刻也是这样。”
132、人!”
133、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
134、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3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36、译文: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137、这问那。”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知礼啊!”
1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3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会败坏德行。小事不忍耐,就会败坏事业大计划。”
14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41、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42、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4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144、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5、译文:孔子说:“以前我对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人,不仅听他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14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4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4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49、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5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5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52、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却以衣食粗劣为可耻,就不值得同他讨论什么问题了。”
153、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5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5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56、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又能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得上是好学的了。”
15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58、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子。”(《子路》)
159、译文:孔子说:“聪敏而爱学习,不以向下面人请教为可耻……。”
160、译文:孔子说:“听到马路消息就到处传播,那是违背道德的。”
161、理解:字面的意思是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强调了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1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6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6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65、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66、附译文
167、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68、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69、译文:孔子一行到卫国去,冉有驾车。孔子说:“这里的人口真兴旺啊!”冉有接着问道:“人口兴旺了,该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以后,还该做什么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170、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71、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
172、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73、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74、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5、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7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77、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178、去。”
179、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18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81、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82、译文: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使百姓心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者之上,老百姓就会心服;把邪恶的人,安置在正直者之上,老百姓就不会心服。”
183、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84、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5、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86、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87、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8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8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190、是知也。”(《为政》)
191、译文:孔子说:“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小
192、译文:孔子说:“处在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发布命令,别人也会依照你的样子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193、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乡里,就不配做读书人了。”子曰:“爱之,能无劳乎?忠焉,无诲乎?”《宪问》
19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95、译文:孔子说:“颜回真高尚啊,用一个竹筒吃饭,用一个瓜瓢喝水,住一个简陋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那样的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真高尚啊!”
19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7、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9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99、好。”
200、译文: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
20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202、译文:孔子说:“三军统帅可以被人夺去,一个普通老百姓立定的志向却是很难强迫改变的。”
203、译文:孔子说:“讲漂亮话,假装正经,很少是品德完善
20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06、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207、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0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20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