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中欧双方正式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一协议于2021年3月生效。该协议共含有14条文本,旨在对地理标志进行高保护规定,并在附录中列出双方各自拥有275项的地理标志。然而,尽管协议已生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中欧投资协定目前仍处于搁置状态。
1. 美欧联合对中欧投资协定施压
美国和欧盟积极推动涉疆议题,对中欧投资协定施加压力是导致其搁置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与欧盟一同对中国在新疆地区的人权问题提出质疑,并将其作为对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施加压力的手段之一。这使得欧洲对签署协定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从而导致协议的推进受到阻碍。
2. 中欧投资协定的意义
中欧投资协定是一项双边投资制度协定,旨在实现中欧的双赢局面。该协定将进一步促进中欧间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降低双方的贸易壁垒,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的实施对于推动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3.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挑战
尽管该协定在谈判阶段获得成功并签署生效,但近来双方关系的变化使得协议面临一些挑战。欧盟对中国内政事务指手画脚,导致中欧关系紧张,加剧了对中欧投资协定推进的不确定性。此外,协定的实施还需要处理双方的内部法律流程,这也是导致协议搁置的因素之一。
4. 保留监管权力与可持续发展
中欧投资协定作为一个新一代的高级别投资协定,注重开放性的同时也关注保留必要的监管权力。协定提倡投资合作同时也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例如,协议规定投资必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5. 中欧投资协定的平等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欧投资协定并非单方面对欧盟国家有利,而是秉持平等原则进行制定。中国也希望通过协议推动中欧合作的平等发展,维护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
中欧投资协定自2021年3月生效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处于搁置状态。尽管协议的生效对于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的挑战和难题也十分明显。双方需要在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上加强沟通与协商,以推动协定的实施,实现中欧间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