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合指数的基期是指1990年12月19日。在这一天,上证综合指数以当时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从这一天起正式发布。下面将详细介绍上证综合指数基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基期的意义。
1. 基期的定义
基期是指统计指数的起始点,也是计算指数涨跌幅和相对变动率的参考基准。对于上证综合指数来说,基期是1990年12月19日,其当天的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作为基准。
2. 基期的计算方法
上证综合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基期的股票样本和权重。在基期的时候,所有可交易的股票被纳入样本,并根据各股票的市值占比确定权重。
然后,计算每只股票在基期的价格指数。每只股票的价格指数就是其基期价格与权重的乘积。
最后,将所有股票的价格指数相加,得到基期的综合指数。
3. 基期的意义
基期作为指数的起点,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参考基准:基期指数作为参考基准,用于计算后续的指数涨跌幅和相对变动率。比如,如果某只股票在某个时间点的指数是200点,那么就可以知道该股票相对于基期的涨幅是100%。
量化指数走势:基期指数为100点,可以更好地量化指数的涨跌,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基准调整:基期指数还可以作为基准进行调整,并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进行更新。比如,新上证综指在2005年12月30日将基准调整为1000点。
上证综合指数的基期是指1990年12月19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基期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对于指数的后续走势分析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量化的参考基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调整,基期指数可能会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