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4、分外妖娆。
5、唐·王维
6、唐·韦应物
7、宋·苏轼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3、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中,前两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黄鹂欢唱,白鹭冲天的景象,是动态描写,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描绘了雪山远立,航船静泊的状态,是静态描写。整首诗动静结合,描绘了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
1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5、万里雪飘。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7、动静结合的诗句是:
1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9、还看今朝。
2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21、《题西林壁》
22、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3、《山居秋暝》
2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26、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9、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3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3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32、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
3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34、《独坐敬亭山》
3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6、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37、《绝句》
38、《入若耶溪》
39、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4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1、唐·常建
42、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4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4、《题破山寺后禅院》
45、《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46、《绝句》唐·杜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4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8、动静结合的唯美古诗有。
49、《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0、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道家的飘渺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动作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拟人又不可截然分开。
5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2、江山如此多娇,
53、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54、动静结合
5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7、《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58、唐·杜甫
59、唐·李白
60、《滁州西涧》
6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62、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63、“黄鹂鸣”、“白鹭上”为动。
6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5、“翠柳”、“青天”,“千秋雪”含于窗,“万里船”泊于门为静。
66、动静结合的诗句
6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6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1、《鸟鸣涧》
72、只识弯弓射大雕。
7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