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大般若经》、《心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大方等大集经》、《大般涅经》、《楞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2、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
3、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著名的有《金刚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坐禅三昧经》三卷、《妙法莲华经》七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维摩诘经》三卷、《大智度论》一百卷、《中论》四卷等。
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6、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7、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8、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9、《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略称,是指一种大乘佛教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
10、共有九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略称,是指一种大乘佛教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在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78—189年)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扩展资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般若,就是大乘所讲的六种修为方法,就是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前五种是基本的修行的方法,而般若则是达到了最高的修行之境,是一切诸菩萨的智慧所在,是诸法性空之化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汉译佛经之中最短的一部佛经,简称为《心经》又称为《多心经》。它是般若类佛经全部经典的纲要,是般若类佛经的精华和核心。心就是核心之意。《心经》就是佛经般若之纲要。-般若经
11、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12、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13、如是我闻,善男子善女人
14、——六祖慧能。
15、论:《大智度论》、《中论》、《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瑜伽师地论》。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法性宗的提纲挈领之作,相传为马鸣菩萨依据《楞伽经》所造,依据真谛三藏之弟子曹毘为其所作传记,此论为真谛于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译。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对汉传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18、共有九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19、律:《四分律》、《梵网经》,《菩萨戒本》。
20、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1、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22、佛姓新称乔达摩(S.Gautama,P.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23、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在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78—189年)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