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名言警句
1、可以说,司马光奉献给后人的《资治通鉴》是史书,更是古人处世修身智慧的宝藏。
2、兴邦在人材!——王安石
3、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
4、常言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人处世,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5、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墨子
6、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
7、收录这样的案例,旨在告诫后人为人正派、大气坦荡的道理。《资治通鉴》曰:“上问公权:‘卿书何能如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默然改容,知其以笔谏也。”
8、延伸内容:勤俭节约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和资源,还可以减缓地球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9、苏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10、大气坦荡、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对于个人修身养性十分重要。对于个人而言,养成大气、坦荡的品格是重要的人生财富。
11、可以说,如果孩子能早一点读懂《资治通鉴》,也就能越早获得学好文科的金钥匙!
12、清朝历史学家王鸣盛这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13、爱因斯坦:“我并没有特别的才能。我所做到的就是把我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个问题上面罢了。”
14、还有著名的“精打细算”的说法,强调精细的计划和合理的分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15、阳剛者陽物,陰柔者陰物,造物者阴阳也,天下固有阳刚之民与阴柔之民矣。(《卷四》)
16、在过去,《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的一面镜子,因为“鉴”就是借鉴、警戒和教训的意思,像镜子一样。
17、司马光生活的年代,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成了常态,他特意给儿子司马康写了一封家书《训俭示康》,旨在告诫儿子和后代继承俭朴家风,其中列举的一句警示名言经久不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8、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质通鉴》。
19、古人云:“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20、淡泊宁静以俭养德《资治通鉴》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诫子书》有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周易》言“君子以俭德辟难”,《左传》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卷一》)
22、古人素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的乐趣,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还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与平和。
23、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有成功、有失败,有治国的道理,更有为人处事的智慧,也因此被称为后世的巨著。
2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2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后周纪五》
26、《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约成书于北宋初年,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深受历代帝王、文人士大夫和后人的喜爱和推崇。这部史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价值,其中蕴含着许多精辟的文化思想和经典格言,下面列出其中的八句经典:
27、为人正派大气坦然在《资治通鉴》中,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收录其中,这并不只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更是因为其德行好、品德高尚。
28、几场大仗下来,颜真卿在百姓中的威信猛增,受到后人的敬仰与爱戴。
29、述职述廉古文名句 1、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2、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南史·王昙首传》 3、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列传》 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庄子·刻意》 5、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简素为美。——宋·司马光《训简示康》 6、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 7、致理必在惩贪,惩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惩贪议》 8、至清廉平。路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9、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宋·林逋《省心录》 10、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11、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宋·林逋《省心录》 12、知而不言,是不忠之臣;不知而言,乃不智之臣。——《南齐书·崔慧景附崔偃》 13、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资治通鉴》卷四十九 14、正以处心,廉心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了处事,此居官之七要也。——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 15、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清·金兰生《格言联璧·从政》 16、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汉·马融《忠经·守宰章》 17、愿竭力以守义兮,虽贫穷而不改。——《后汉书·张衡列传》 18、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汉·桓宽《盐铁论·疾贪》 19、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三国志·魏书·曹昂等传》注引 20、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少。——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21、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22、因民之所善以劝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文子·上义》 23、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后汉书·班固列传》 24、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晋·傅玄《傅子·义信》 25、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张伯行《禁馈送檄》 26、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27、言不苟出,行为苟为;择善而后从事。——汉·刘向《淮南子·主术训》 28、徇国家之急,赴公家之难。——《汉书·司马迁传》 29、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正直如绳。——汉·严遵《道德指归论》 30、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忘也;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君道》 31、小利,大利之蛀;贪小利,则大利必亡。——北齐·刘昼《刘子·贪爱》 32、陷其自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三国志·蜀书·先生传第二》 34、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汉·刘向《说苑·敬慎》 35、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汉·刘巡《淮南子·泰族》 36、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明史·循吏传》 37、惟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二三《考课》 38、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清·汪汲《座右铭类编·政治》 39、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40、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41、为清官死,死有余荣。——明·朱祖文《北行日谱》 42、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4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痛史》第十会 4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45、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梁实秋《钱》 46、贪污者,必以廉洁者为不是;超超者,必以恬退者为不是。——《朱子语类辑略》 47、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俭。——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载阵廷敬疏 48、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清·金缨《格言联璧·悖凶》 49、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会食鱼。——汉·刘向《新序·节士》 50、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唐·姚崇《辞金戒》 51、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唐·白居易《策林》
30、"黄叶飘霜下,树梢鸣秋钟。秋气凝夜月,清空寂寥容。"-王国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资治通鉴名言警句
31、慎独自淑表里如一“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文子·精诚篇》,曰:“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礼记·中庸》道:“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2、孟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日三省吾身,可谓惠矣。”
33、"梅子黄时雨,酒醒古刹钟。开眼望空气,谁念明月中。"-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4、但是贺兰进明才能不大却喜欢抢功邀赏,爱出风头,颜真卿非常大度,坦然面对名誉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凡事以大局为重。
35、他经常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之所为,未尝不可对人言耳”,说的就是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保持住“慎独”的良知。
36、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2、政贵有恒。3、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7、必也正名乎!(《卷二十九》)
38、《资治通鉴》中载有明朝宰相杨士奇的话:“未有不坚持节俭而能成家立业的”。
39、"山深无路时,登高望远空。云淡风轻时,观看万物同。"-杜甫《八月十五夜赠江夏》
40、魏武挥鞭,东临碣石之候,众皆惊骇。而献帝独笑。此亦一时之士也。(《卷六十三》)
41、以下是历史上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42、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资治通鉴·魏纪五》
43、“读资治通鉴,就像看高人下棋。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棋谱。我们看多了,自会下棋了。”《资治通鉴》正是一盘智慧的棋局,打开你的历史视野,开悟你的思维。
44、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
45、闻之有二人为人师者,一日出一令,命学者竞作粟布帖于扇,以验其能否知算之术也。有一学者果能随令为之,但只书云:“屈竹可以为蔑。”其余都作漫语空言。……夫能使学者为蔑而不能屈竹者,教不备也;使能以屈竹喻学者而不能以作蔑明学者之实核者,教不严也。——颜之推
4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卷六十二》)
47、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名人也留下了许多警句和名言。
48、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4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50、贪官污吏,人所共恶,官吏奢侈,人所不齿。(《卷一百十一》)
5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卷二百六十一》)
52、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53、为官后不久,因得罪权贵大臣被朝廷贬官下放,到河北的平原郡当太守。这时,正值河北一带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由于当时形势复杂,不少地方官闻风而逃,还有的为了保身成了叛军。
54、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55、以上是关于出人才的经典名言名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56、富兰克林:“守口如瓶、勤俭持家、诚实正直和努力工作是成功之路上最好的保障。”
57、以上八句经典是《资治通鉴》中的代表,《资治通鉴》更是受到了后人的广泛阅读与研究,为丰富并继承了中国古代史书的文化传统与思想理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8、颜真卿不计朝廷之前嫌,挺身而出,自发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打击叛军。随后,他还联手北海郡太守贺兰进明一起平叛。
59、孔子曾说过:“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意思是只有按照道德准则来获取财富才是合适的。
60、《资治通鉴》中的慎独智慧、淡泊智慧、正气智慧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正如清代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
资治通鉴名言警句
61、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62、欧阳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3、古人尚德,今人重利;前者追名,后者逐利,虽欲信美言,其可得乎?(《卷二十》)
64、而且从小学到高中的文史科目里,《资治通鉴》几乎无处不在:《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孙权劝学》《赤壁之战》《商鞅变法》……都是需要重点学习的篇目。
65、:“要发展经济必须节约开支,在消费方面也应该有所限制。”
66、东汉郑玄注《中庸》云:“慎其家居之所为。”北宋司马光深受先秦儒学思想影响,一生信奉“慎独”,认为这是一个人的情操和气节,是一个人最该具备的能力。
67、司马光认为,一个人要拥有修身智慧,淡泊明志的心性和勤俭节约的美德是必不可缺少的。以俭养德是司马光一生的信仰,并将“俭”列为家风,时时告诫后代“俭能立名,侈必自败”的道理。
68、颜真卿在二十五岁时中了进士,后任监察御使、殿中侍御用使,为人非常正直,但是却常常遭到诽谤和排挤。
69、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0、《论语》:“小人只知道得过且过,君子则知道量入为出、适度而行。”
7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李白《望月有感》
72、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以下是一些关于出人才的经典名言名句:
73、古人云,“君子不欺暗室”,说的就是一个人在私底下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独自淑、表里如一、品德高尚,是区分“众人”和“君子”的重要标杆和尺度。
74、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的就是一个人如果心胸开阔,才能气定神闲、举重若轻。心中无所挂碍才能勇往直前,朝着自己认定的目前努力向前。
75、人才是关键。今天多读几篇童话,或许明天就成为能写出童话的人。——王蒙
76、人才不是靠培养而成的,即使培养得很好,假若自己没有尽力发挥临到用时也不会派上用场。——张国祥
77、古语中有很多关于“俭”的箴言,告诫后人要培养俭朴的作风,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
78、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勤俭节约的意义,为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