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优选291句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优选291句

时间:2024-11-18 06:46:19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1、少吃多餐,益寿延年―――谚语

2、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3、《神仙粥》

4、《自戒》

5、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文坛寿星"不仅才情横溢,而且精通医道,很多养生之道就散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历代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

6、而对现代人来说,多喝粥也符合饮食清淡的健康标准,减少油脂、胆固醇等物质过多摄入,真正做到郑板桥在自己厨房对联上所描述的那样"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

7、生活上适度,精神上大度。―――谚语

8、说说笑笑,通通七窍。―――谚语

9、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万全

10、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尊生八笺》明高濂

11、跑跑跳跳浑身轻,不走不动皮肉松。―――谚语

12、运动运动,病魔难碰。―――谚语

13、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14、善摄生者,先除欲念。―――《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15、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谚语

16、只将食粥致神仙。

17、《孙真人枕上记》

18、第二,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证卧室黑暗、干净、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以及柔软舒适的枕头、棉被,这对睡眠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19、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20、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张湛

21、第三,睡眠前几个小时,尽量远离咖啡和烟酒,因为它们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使人很难入睡或影响睡眠质量;

22、《海漫漫》

23、《延年箴》

24、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脾胃论》金元李杲

25、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万全

26、觉来忽见天窗白,

27、笑口常开,百病不来。―――谚语

28、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29、甜言夺志、甜食坏龄―――谚语

30、《四休安乐法诀》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31、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呜前。―――《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32、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论衡》东汉王充

33、《五脏调养歌》

34、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葛洪

35、世人个个学长年,

36、日光不照门,医生便上门。―――谚语

37、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元刘完素

38、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晋葛洪

39、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40、遇事不恼,长生不老。―――谚语

41、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圣济总录》宋官修

42、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43、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呻吟语》明吕坤

44、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广嗣纪要》明万全

45、此中与世暂相忘。

46、《津液》

47、《孙真人养生铭》

4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谚语

49、释义:"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实际上是介绍了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中医养生保健法:梳头法。

50、气血养生

51、■养心义:"不畏复不忧"

52、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53、=================

54、不悟长年在目前。

55、第一,制定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保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起床和就寝,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放纵自己,让自己的身体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起床了,什么时候该睡觉了,这样自然就不会失眠了;

56、医者仁心胡秉言怀揣白衣天使的理想责任勇于肩扛心似莲花开放只为救死扶伤医德医术高尚病人痛苦心装开拓创新团结向上吃苦吃亏奉献担当认真兢兢业业守岗凝聚团队力量传承千年风尚把世界一流争创行医人诚信担当敬业勤奋爱心装为了患者身体健康医者仁心时刻不忘

57、体欲常逸,食须常少。劳无至极,食无过饱。―――《修真秘要》明王蔡

58、病叟胸中一物无,

59、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刘完素

60、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谚语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61、不气不愁,活到白头。―――谚语

62、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63、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64、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65、若要身体健,除非天天炼。―――谚语

66、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67、《慎防八损诀》

68、《长歌行》

69、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谚语

70、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71、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明万全

72、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谚语

7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谚语

74、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75、《养生要诀》

76、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77、《养生》

78、要享福,常知足。―――谚语

79、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张湛

80、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81、贪吃贪睡,添病减岁―――谚语

82、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83、惜精养生

84、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85、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谚语

86、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87、短发萧萧起自梳。

88、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89、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90、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91、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张湛

92、忠诚是长寿之本,善良是快乐之源。―――谚语

93、《养目法》

9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95、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96、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97、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98、指甲常剪,疾病不染。―――谚语

99、养气者,须从调息起手。―――《摄生三要》明袁坤仪

100、运动养生

101、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102、华山处士如容见,

103、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104、夜寝与朝飧,其间味亦薄。

105、"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是中国古代养生理论的金标准。据西安唐都医院睡眠中心宿长军主任介绍,目前临床上发现,至少有几十种疾病都和长期睡眠不好有关,最常见的就是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代谢功能紊乱、引发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等。

106、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经》

107、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108、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谚语

109、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110、剃头洗脚,胜如吃药。―――谚语

111、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谚语

1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113、《老年人晚年生活八不》

114、据宋毅教授介绍,中医认为喝粥有利于消化、增强食欲、防止便秘、调整肠胃等多方面的好处。尤其是粥上面的那层粥油,中医认为有很强的滋补作用,有补中益气、强肾益精的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媲美,因此陆游才会发出"只将食粥致神仙"的感叹。

115、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存一息之不行。―――《仁斋直指方论》宋杨士瀛

116、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王文禄

117、捂捂盖盖脸皮黄,冻冻晒晒身体强。―――谚语

118、《结庐在人境》

119、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

120、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古今书集成》清陈梦雷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121、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丹溪心法》元朱震亨

122、《摄生诀》

123、诗词歌赋蕴藏养生"方"

124、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125、生活养生

126、第四,遵循传统中医提倡的"五不"原则,在睡觉前几个小时做到"不过饱、不过点、不过思、不过动、不受风"。

127、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128、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宝生要录》宋蒲虔贯

129、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130、《龟虽寿》

131、善养生者,先除欲念。―――《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132、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133、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34、房宽地宽,不如心宽。―――谚语

135、《养生三字经》

136、要想感冒少,常洗冷水澡。―――谚语

137、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138、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谚语

139、精足则血足而发盛。―――《类经》明张景岳

140、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141、长寿养生

142、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143、人怕不动,脑怕不用。―――谚语

144、《养生大要》

14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杨士瀛

146、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147、不觅仙方觅睡方。

148、烟酒不尝,身体必强―――谚语

149、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150、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温病条辨》清吴瑭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151、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寿世青编》清尤乘

152、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153、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154、《摄养三字诀》

15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谚语

156、■饮食术:"只将食粥致神仙"

157、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15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汪绮石

159、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160、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161、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162、养生必先养德,大德必得其寿。―――谚语

163、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164、宿长军指出,其实现在人们不是不知道睡眠的重要性,而是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知道该怎么睡着了。

165、饮食养生

166、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谚语

167、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168、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谚语

169、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170、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谚语

171、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晋葛洪

172、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173、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174、《孙真人卫生歌》

175、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176、释义:这首诗里对比了自己和同龄人崔舍人的容貌、体质差别,得出了"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结论。据宋毅介绍,中医历来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突然而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身体脏器的改变,甚至引发疾病,这就是中医认为的"情志病"。

177、《长生秘诀》

17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179、养生诗词,堪称是我国古代诗苑中的奇葩异花,它是我们挖掘、整理传统养生之道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和延年益寿的法宝。

180、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181、《房事有七戒》

182、据西安藻露堂中医院院长宋毅介绍,梳头保健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和全息理论,中医认为在人体14条主要经脉中,有8条都汇聚在头部,头部还有穴位40多个、刺激反射区10多个,是名副其实的"百脉之宗"。因此,梳头能刺激头部皮肤,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有利于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且对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脑血栓等疾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83、《祛病十法》

184、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185、《铭座》

186、宿长军建议,患有失眠或有失眠倾向的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187、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谚语

188、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189、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190、枪不擦不亮,身不练不壮。―――谚语

191、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谚语

192、《按摩养生诀》

193、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194、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谚语

195、释义:中医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很多养生理论一直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

196、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明高濂

197、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谚语

198、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199、花村幽窗午梦长,

200、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嵇康

201、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食则气滞。―――《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202、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203、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谚语

204、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205、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206、杂赋(南宋陆游)

207、《病家十要》

208、《登山》

209、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210、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随至。―――《尊生八笺》明高濂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211、笑口常开,青春常在。―――谚语

212、《江村》

213、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214、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215、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袁坤仪

216、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摄生三要》明袁坤仪

217、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218、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219、我得宛丘平易法,

220、《十叟长寿歌》

221、气欲柔而不欲强,欲顺而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摄生三要》明袁坤仪

222、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223、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谚语

224、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血证论》清唐容川

225、烟酒不尝,身体必强。―――谚语

226、《新长寿歌》

227、《三叟长寿歌》

22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229、他说,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人体对外界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的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就会损害到具体的器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此时"七情"就会成为致病因素。

230、精神养生

231、养生原则

232、《十寿歌》

233、四十犹未老,忧伤早衰恶。

234、■保健方:"短发萧萧起自梳"

235、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谚语

23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37、因此保持豁达的心胸、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养生的第一要求,切记"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真言,从"养心"开始自己的"养生"路。

238、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239、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240、食粥(南宋陆游)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241、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猗觉寮杂记》宋朱翌

242、释义:"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水",其中食粥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仅李时珍收录在《本草纲目》中的粥就有50多种,可见中医对喝粥的重视程度。

243、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244、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宝生要录》宋蒲虔贯

245、《健身三字经》

246、《粥疗歌》

247、自觉(唐白居易)

248、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249、《养生二十八禁忌》

250、《百忍歌》

251、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252、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253、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唐张湛

254、■睡眠法:"不觅仙方觅睡方"

255、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256、《康节先生防病诀》

257、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258、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谚语

259、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万全

260、药补不如食补。―――谚语

261、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医案》丁甘仁

262、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263、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谚语

264、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元朱震亨

265、《孙真人十二多》

266、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267、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谚语

268、四时百病,胃气为本。―――《疫疹一得》清余师愚

269、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270、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摄生三要》明袁坤仪

关于卫生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271、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272、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书集成》清陈梦雷

273、梦游信脚到华胥。

274、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谚语

275、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276、按摩为养生之一术。―――《雨航杂录》明冯时可

277、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张湛

278、无题(宋王安石)

279、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280、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281、治病必先治神,药疗必先心疗。―――谚语

282、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283、养生诗词

284、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285、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286、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287、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288、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289、宋毅指出,根据全息学的理论,头部的反射区对应着不同的器官和身体区域,而经常梳头则能刺激这些反射区,通过全息反射作用,使得对应器官能"毛孔开泄、补氧化瘀",从而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

290、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291、西江月马三立王凤山甲:看见没有?乙:啊?甲:看见了吗?乙:看什么?甲:这就是观众对演员的爱戴。乙:可不!甲:演员要对观众(的)尊敬,为什么每个演员上台要鞠个躬,敬个礼啊?乙:啊?甲:得罪谁了?赔个不是?乙:没有。甲:不是,这个欢迎你们来,向观众问好——哎呀!你们都来了,你们好啊!这就……就心里话,不说了。乙:哎。甲:鞠个躬,表示向观众问好!乙:哎。礼貌。甲:鞠躬嘛!严肃认真,规规矩矩,要鞠躬45度。乙:嚯!甲:抬头,看观众。乙:噢。甲:为什么看看呢?给谁敬礼呢?给你们鞠躬啊!就都得看,都看到了,全有,有谁算谁,一个跑不了!乙:嚯!甲:这鞠躬要认真,要低头,再抬头。在鞠躬的时候不要抬头,乙:鞠躬……甲:那时不要看,乙:哦……甲:……乙:这是鞠躬啊?甲:杂技团,顶碗!乙:好嘛!甲:从前有句话嘛,未曾学艺先学礼!乙:对!甲:人讲礼仪为先,树讲枝叶为源。乙:恩!甲:咱们中国嘛是礼仪之邦的大国,外国人都佩服咱们中国讲究礼貌。乙:对!甲:十年动乱的时候,那就不懂什么叫礼貌了,什么叫长辈儿,什么叫老师了。乙:嗳!甲:什么叫领导,满不懂。“敬人者,人恒敬之”嘛!这不是“四书”上有吗?乙;噢。甲:什么叫“四书”、“五经”啊?乙:啊!甲:“四书”、“五经”是什么?乙:什么?甲:念过吗?“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上论语》、《下论语》、《上孟子》、《下孟子》这六本儿。这是……这叫“四书”。乙:噢!甲:“五经”啊,就是《诗经》、《书经》、《易经》啊,《礼记》,《春秋》啊……你念过吗?背过这个吗?乙:哪儿?我背过?没念过!甲:念呐!乙:啊?不成!甲:我借给你,你看看……乙:您甭借,借我也不认识,我小学毕业!甲:那哪儿行啊?乙:念过语文啊,算术啊,教科书。甲:哎呀,文化水平太低了!乙:可不!甲;太低了!乙:哎。甲:这怎么行啊?你可要好好加强学习啊!乙:嗳!甲:文化学习努把力吧!乙:嗳,嗳。甲:找我去!有时间吗?乙:哦,找您?甲:有时间到我那儿去。乙:啊!甲:啊?!我----给你辅导辅导!乙:好好好。甲:啊!乙:我有时间上您那儿去!还得求您多指教!甲:嗳-----!这我爱听!乙:啊,爱听。甲:指教!对!我应当好好教训教训你。乙:嚯!甲:哎---我指教指教嘛!这是对的,我很喜欢这样的人,啊,我可以帮助你,你啊算我徒弟!乙:恩?甲:嗳!你算……我没收过徒弟嗳!你说我这么大个子,没人拜过我,没人……我没徒弟,你算我徒弟行吗?哎!你……你叩我!乙:啊?甲:你叩我,叩我行吗?乙:我叩你?我揍你!什么叫叩你?甲:叩头啊!叩头拜师啊!来来来,算我徒弟,算……乙:等等……甲:来来……乙:哪儿的事儿!跑这儿来拉徒弟来了?你看看。甲:没徒弟啊!乙:你没徒弟啊?你先别忙,你教徒弟?我拜你为老师,我跟你学什么?你有什么学问?我学什么呀?甲:学啊……乙:学什么?甲:你看看!乙:我看看?甲:学什么都行啊,学……你需要的吧!乙:哦,我需要的多了。甲:你说,你学什么吧?天文,地理……乙:哎!甲:数学!乙:哎!甲:化学……乙:哎!甲:物理化……乙:这都学?甲:哎,历史……乙:学!甲:古典文学,诗词歌赋,说学逗唱,音乐舞蹈……乙:哎!甲:煎炒烹炸,焖炖溜熬,缝补浆作,看孩子,做饭……乙:这叫什么学问那?你说说!甲:你瞧!学问呐!乙:啊,学问?我上您那儿学看孩子做饭?甲:练达人情皆学问嘛!生活知识嘛!乙:哦……甲:你需要学什么?你找我吧,没我不知道的!乙:你啊?甲:哎!认字儿多,知道事[si]儿多!乙:啊?甲:别的没有啊,知道事[si]儿多点!乙:知道“事[si]”儿多?甲:哎!乙:知道事儿多!甲:知道事儿多点儿,有人管我叫马大学问。乙:马大学问?甲:嗳!我走在街上,一看,“嗳!马大……马大学问!乙:噢?甲:“马大学问!”外号“活字典”!乙:活字典?甲:我!人家给送的外号!乙:怎么个活字典?甲:活字典!你有不认得字儿,你找我!乙:找你干嘛?甲:告诉你啊念什么!不认得,告诉你这念什么。甭查字典!乙:哎呦!甲:有我,就活字……你提笔忘字,不会写,找我!告诉你,怎么写!乙:哎呀!有学问!甲:嗳!乙:那您一定看的书多。甲:哎!对了。乙:是吧?甲:对了!乙:有学问!甲:这肚子里没别的,念的书太多了。乙:啊?甲:你听听啊,嘣嘣的,念的书!这里没别的。乙:什么呀这里?甲:都是书啊!乙:啊?甲:都书,你看吧,都看出我来了。你摸摸,你摸摸。乙:摸?甲:摸!乙:摸……甲:使劲!乙:哎哟,摸什么呀这个?甲:摸呀!乙:好!跟搓板儿一样啊!一个棱儿,一个棱儿的。甲:这叫一棱儿一棱儿的?乙:啊?甲:一本儿一本儿的!乙:[一本儿一本儿的?甲:嗳!乙:就这么硌手?甲:硌手啊?精装的!乙:精装的?甲:嗳!乙:嘿嘿,我摸不出来,您这……甲:摸呀!看哪!乙:看什么?甲:看这意思。乙:看你不就这模样吗?甲:学问呐!乙:啊!学问?甲:听哪,听。乙:听也听不出来。甲:怎么听不出来?你听这意思哪!乙:什么呀?甲:言谈文雅,举止大方,未语先笑,代客煎药。乙:噢……药铺!药铺!还代客煎药?甲:谁药……谁药铺?乙:你说的!代客煎药!甲:这句没有用,这是个配句儿。乙:嘿!没听说过!谁说话还有配句儿,衬句儿?甲:你不懂语法,语法修辞不……主语,谓语啊!乙:哦。甲:你呀!你好好你跟我呆长了,你就知道了。乙:哦,知道。甲:我这点学问呐……嘿嘿,咱说膀的力的啊……乙:哎!哎!甲:我呀……乙:等等……膀的力的?嗨嗨,就冲您这词汇,您就不像有学问的人。那大学毕业,坐在一块儿:咱说膀的力的啊!有这句话吗?甲:跟你转文,我用得着吗?我跟你转文,我用得着吗?我?跟你可不就这个吗?我就大学毕业。乙:你呀?甲:这不前些天,前些天,这不是南开大学,找我吗?乙:找你干嘛?!甲:让我讲那个战争那一段儿。乙:噢。甲:近代史,就道光年战争那会儿……讲……让我当个——副教授!乙:啊?甲:请我……乙:副教授?好啊!甲:好什么?我一听我就火了,乙:啊,甲:教授,还来个副……副教……还加个副字儿。乙:啊。甲:我连理都没理他!乙:嚯!甲:还给我来个副教授!我夹大衣我就……夹着皮大衣我走啊。乙:哎!哎!哎!什么?皮大衣?这么热的天,你还夹皮大衣?甲:我没有别的,我就一皮大衣。乙:嗬!成啊!您……您撂家吧!甲:白天不穿!乙:干嘛还白天啊?晚上也别用!甲:晚上盖!乙:盖那干嘛?甲:我就研究那个古典文学!乙:噢。甲:历史,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乙:噢,甲:《古文释义》,《古文观止》,看过吗?我给你念点儿?我给您背点儿?我给您讲点儿?乙:这都成?甲:诗词歌赋……《唐诗三百首》我能背!乙:嘿!甲:《千家诗》,《毛诗词》,你说吧!哪段?我都会!乙:嘿!甲:我没事,我尽写啊!乙:噢。甲:《清平乐》啊、《卜算子》啊、《忆秦娥》,《满江红》,乙:恩!甲:《西江月》……我最近,我不是写了几首《西江月》吗?乙:谁呀?甲:我!我……我……我写的!乙:你写了几首《西江月》?甲:嗳!对了。乙:以什么为题啊?甲:就以现在当前咱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形势大好,在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各个行业都发挥了冲天的干劲。乙:是啊?甲:我写得不行。乙:太好了!甲:我写的不好,我这词句粗糙,你笑话。乙:不笑话!甲:你笑话!乙:哎!我不笑话人!甲:不笑话?乙:我还学习呢!甲:哎,你看看,我写这个啊……乙:哎?怎么从这出来了?甲:我给你拿去,在……在我皮大衣里。乙:哎!别拿,别拿,别拿!甲:我给你拿去,你看看。乙:不是你写的吗?你在这给我念念,我听听就成!甲:念念?乙:哎,就在这儿念念。甲:我念念《西江月》?乙:哎!甲:你听听?乙:啊!甲:行!走,咱找没人的地方,没人的地方念去。乙:干嘛?没人的地方念干嘛?在这儿念!甲:不在这儿念。乙:怎么啦?甲:怕人听见,怕人听见。乙:怕人听见?咱们说这一段就为让大家听见。甲:哦,说这就让大家听见?乙:对了!甲:我不知道啊。乙:好嘛,还糊涂!甲:哦,就为让人听见,他们没告诉我啊?我……我念念,我念念这个《西江月》啊。头一句啊,“十二大召开”,头一句是六个字。乙:哦?六个字一句?甲:不是,也不是准六个字一句。乙:哦,甲:《西江月》的句子是“六六七六”,乙:怎么叫“六六七六”?甲:六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六个字。乙:噢。甲:六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六个字,反正第三句是七个字,这叫“六六七六”。乙:是。甲:要是“四五七六”呢,那就是《清平乐》。乙:明白了。甲:好,我念念啊。乙:好,好。甲:我念念《西江月》听听啊。乙:嗳嗳。甲:听啊,《西江月》。乙:啊。甲:……真舍不得念!乙:嗨!这有什么舍不得?甲:[甲凑到乙耳边]……乙:你嘀咕什么?这没有嘀咕的,您站这儿念!甲:十儿大召开,人民喜悦欢腾乙:都喜欢。甲:形势大好乘东风,国家繁荣昌盛。乙:不错。甲:社会主义中国,日益欣欣向荣,好似旭日在东升,照耀美好远景。乙:不错。甲:宣传五讲四美,提倡美好心灵,文明礼貌讲卫生,整顿市容环境。乙:对!甲:知识分子政策,的伟大英明。极左思潮全肃清,切实拨乱反正。加强安定团结,有利四化进行,生产直线往上升,干劲越来越猛。乙:就是。甲:实行交通法规,减少车祸发生。骑车如果闯红灯,罚钱别怪民警!乙:那怨谁?甲:员干部同志,全心全意为公。整顿风扫歪风,亿万人民歌颂。乙:对!甲: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无穷。在哪儿开采都现成,足够万年使用。乙:有的是!甲:油田煤矿普遍,森林树木山峰。金银锡铁钨锰铜,自己就往外拱。乙:嚯!甲:工业科学发展,坚持自力更生。有所创造有发明,世界各国震动!乙:对!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联产计酬一实行,产量超出一等!乙:是。甲:一心为了四化,满腔热血沸腾。人人心心向北京,拥护中央决定。乙:对。甲:发展文化艺术,提高创作水平。热情歌唱工农兵,词句通俗易懂。乙:对!甲:西皮二黄京戏,青衣花脸老生。唱打念翻做表情,基本功要过硬!乙:当然!甲:河北梆子剧种,乙:怎么样?甲;唱腔确实好听。乙:是啊?甲:评戏更是受欢迎,乙:啊!甲:高门大嗓真冲!乙:嗓子好。甲:各省地方戏剧,风格流派不同。取长补短精又精,腔调改革新颖。乙:不错。甲:歌剧话剧舞蹈,唱歌男声女声。乙:全有。甲:高音低音二重声,掌握音律要领。乙:是啊?甲:大鼓坠子单弦,京韵梅花京东。乙:你听。甲:西河梨花有乐亭,鼓点嘣嘣嘣嘣。乙:呦呵!甲:再说大擂拉戏,排练须下苦功。乙:当然!甲:有味没字儿一哼哼,模仿就像真景。乙:跟真的一样。甲:杂技凭耍变练,双杠爬竿儿高空,乙:武的。甲:单轮儿骑车钢丝绳,最悬木桩大顶!乙:是悬!甲:万般总而一论,最好还是相声。乙:相声?甲:雅俗共赏都爱听,喜闻乐见曲种。乙:不错。甲:工人师傅听我,生产超额完成。乙:嘿!甲:月月做到满堂红,评奖你拿头等。乙:嚯!甲:农民社员同志,来听我说相声。乙:听一段?甲:粮棉油料好收成,蔬菜增加品种!乙:您听听!甲:解放军的战士,个个学习雷锋。乙:不错。甲:保卫祖国立新功,练好杀敌本领!乙;嘿!甲:学生常来听我,学习更加用功。乙:当然。甲:跳级升学第一名,作业一贯优等。乙:越学越好!甲:商业财贸系统,各位姐妹弟兄。服务态度真热情,顾客表扬尊敬。乙:是。甲:街道妇志,把我相声来听。乙:来听啊。甲:管理治安查卫生,注意健康没病!乙:嘿!甲:老年退休人员,别忘听我相声,乙:常来着点儿。甲:老当益壮更年轻,以乐幸福晚景!乙:对!甲:有人初次听我,乙:头一回!甲:夸我与众不同。乙:是啊?甲:相貌好像大学生,乙:就这个?甲:问我家乡贵姓。乙:在哪儿住?甲:姓马名叫三立,出生原籍北京。一九一六属大龙,九十二斤体重。乙:嗨!谁问你分量!甲:夸我艺术高超,乙:高超!甲:可配专家名称。乙:这是专家?甲:评奖应得前几名,奖金马上就领!乙:这就领奖啊?甲:有人评论凤山,乙:哦,还有我?甲:相貌可气可憎。缺少文化糊涂虫,简直任嘛不懂。整天混吃闷睡,艺术一无所能。尽出洋相人来疯,纯粹大个饭桶!乙:我啊!【拴娃娃】马三立赵佩如演出本甲:您倒好啊?乙:好。甲:老没见您。乙:唉。甲:您了胖啦啊?乙:我呀?还那样。甲:精神儿多好呀!乙:啊。甲:赵佩如啊!乙:唔。甲:你老人家呀。乙:唉,您甭这么客气,我干吗还老人家呀?!甲:我最喜欢您!乙:噢。甲:我最喜欢赵佩如。乙:喜欢我?甲:聪明,聪明!乙:嗨!我够笨的!我还聪明呢!甲:在相声演员之中啊——乙:啊?甲:得数你了。您的艺术水平高!乙:您可别这么捧我。甲:唉,不假。您的文化水平高!乙:我有什么文化啊?甲:不管怎么吧,您比我强。比我先强得多。我看您写字儿写得,比我好。您念书比我多。乙:噢……您,不认字呀?甲:嗨!乙:认、认识吗?甲:也不能说不认字,反正认的不、不太多。乙:噢。念书念得年头少。甲:哎呀,我自己呀——乙:唔。甲:想起来呀,我真是……惭愧。乙:怎么?甲:尤其我跟您一比,我简直我,更不行了。乙:嗯。甲:差得太远了。你说文化、艺术、社会常识、等等,全算上,哪样我也比不了你。比不了你。乙:瞧您这捧我劲儿!甲:不假。乙:我有什么……我有什么艺术?我有什么文化?我有什么常识?甲:就拿您说吧,您是底子好。乙:唉,家里底子好。甲:底子是真好。乙:就是。甲:就是帮子坏了。乙:噢,我是破鞋呀?!什么帮子?甲:好根,好底子。乙:唉,我家里根底好。甲:大概有知道的吧?乙:唔。甲:我可不是奉承啊!乙:啊。甲:决不是刷色奉承您。乙:就是。甲:赵佩如——乙:啊?甲:不简单!看这相貌!诶!你看这相貌!乙:啊?甲:小娃娃脸儿!啊?多精神啊!乙:我都这岁数了我还娃娃脸儿?!甲:唉,怎么着?!比我们强!乙:嗯。甲:您吃过见过,穿过戴过。小时侯富里生富里长。家里是个……乙:反正我小时侯家里那倒是有钱。甲:财主。乙:唉,对对对对。甲:趁钱!乙:啊。甲:趁钱。乙:唔。甲:那时你还,还小呢。打有你之后,你是越来越大了,你们家的日子是越来越糟了。乙:唉,我就赶上一个尾巴,就赶上一点儿。甲:嗨,有你之后你们家这日子——乙:啊?甲:一年不如一年哪。乙:就是。甲:一月不如一月。乙:诶。甲:一天不如一天。乙:(极短的)哦。甲:一时不如一时,一会儿不如一会儿,一阵儿不如一阵儿。乙:你说我还活个什么劲儿?!我一阵儿都不如一阵儿了!是吧?甲:真不假啊。乙:反正有我以后我到七八岁就败家了。甲:对啦!乙:(接上句话)就完了。甲:对啦,对啦,对啦。因为那时侯你们家呀,多少辈子都很趁钱儿。乙:对。甲:在有你之后呀,你就一个。独生子。独生你嘛。哥儿一个,赵佩如。乙:唔。甲:赵氏孤儿!乙:啊?我这好戏啊?!《赵氏孤儿》!甲:不假啊!乙:啊。甲:不假!你是老生子!乙:老生……?甲:老生子!乙:这句怎么讲?怎么叫“老生子”啊?甲:你是那个唱老生的儿子!乙:哦,那么叫“老生子”啊?!甲:怎么个“老生子”啊?乙:不是,我父亲老来得的我,叫老生子。甲:对了!对了!你爸爸那时侯有你,大概……五十……乙:不到五十。甲:不到五十也差……唉跟我这个岁数差不多吧!乙:你这么比方多别扭啊!甲:这不要紧啊,本来我也快五十了嘛!那时侯你父亲也是快五十了嘛!就这个岁数。乙:不,不,你这比法不对,没有这么比的。反正我父亲在四十……八、九的样子有的我。甲:看见没有?乙:唔。甲:是不是?四十八、九,快五十了。乙:哦。甲:那时侯有你。乙:对。甲:才有的你。乙:唔。甲:因为那时侯你爸爸呀,是……很信佛爷。不假吧?乙:唉唉唉,那阵儿信。甲:趁钱儿。乙:嗯。甲:赵大财主。因为那时侯没有你——乙:嗯。甲:你爸爸跟你妈呀,烧香啊,求佛呀,又拜佛爷,拜娘娘,拴娃娃……乙:唔。甲:以后,这恨不能的有你。乙:啊。甲:你说究竟拴娃娃这玩意儿,你说怎么会…………灵是不灵啊?乙:不灵啊。甲:你瞧,就是拿家里个泥人儿来啊。乙:啊。甲:结了婚了,有些人儿养活不了孩子,拴娃娃!拿家泥人儿来!乙:唔。甲:拿泥人这成不成?拿家里泥人儿来,你说这管什么事?乙:那就能生小孩儿吗?甲:泥人儿跟你这人,挨得着挨不着?乙:就是。甲:根据有理由没有?乙:一点儿道理没有。甲:唉,那时侯你母亲就信。乙:可不是。甲:你、你爸爸就信。乙:唔。甲:信佛爷呀!趁钱儿呀!越趁钱儿越信佛!乙:噢。甲:大佛爷二佛爷,家里有那个那个……那叫什么……仙家楼啊?乙:啊,佛堂。仙家楼。甲:院里那木头房子,那个仙家楼。乙:仙家楼啊。甲:仙家楼。还有佛堂。乙:啊。甲:有这个祖先堂。乙:对。甲:还有什么……祠堂!乙:唔。甲:烧香嘛,拜佛嘛,求佛爷嘛!乙:唔。甲:盼儿盼女啊,要穷就不介了。乙:啊。甲:穷家破业的,一间屋子半拉炕,天天儿挑着挑子出去卖烤山芋去,为难着窄的,盼孩子干什么呀?乙:嗯。甲:他不愿盼孩子啦。因为你们家趁钱儿!乙:就是。甲:你爸爸外号叫……赵百万。乙:趁百万之富。甲:你算算,百万之富。乙:唔。甲:那么有钱,没儿没女,自己难过。想起来呀,自己坐在外院儿书房。乙:唔。甲:你们家那时侯那所住宅呀,就甭说你们家别的地方趁的房子有多少地,那咱不管它。乙:啊。甲:就说你们家住这房。乙:身底下住的那个。甲:前后好几道院子!乙:四道院子。甲:你算算!这不假吧?乙:唉。甲:前后好几道院儿!乙:唔。甲:你爸爸坐在外院儿书房,自己呀闷闷不乐。乙:嗯。甲:一个人儿坐在那儿,对天长叹!乙:嗯。甲:(模仿乙父亲)“唉!”乙:唉。甲:“天哪!”乙:天哪!甲:“天——哪——!”乙:(模仿锣鼓点儿)答仓!要唱?这还是那唱老生的那个?!甲:没拉长声。乙:嗯。甲:没拉长声。说“老天爷呀。”乙:唔。甲:“老天爷呀。人家是怎么啦?”乙:就是。甲:“我是怎么了?”乙:唉。甲:“我这一辈子没做过坏事呀?!”乙:唔。甲:“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呀?!”乙:就说呢。甲:“我怎么没儿没女呀?!”乙:唔。甲:“唉!想我赵老二……”乙:唔。甲:“在各个地方……”乙:我爸爸是那扛房檩的赵老二啊?!甲:啊?谁说扛房檩了?乙:你这不是赵老二偷房檩就顶这儿了吗?这不是赵老二嘛?!甲:你父亲行二,赵二爷。乙:有自个儿管自个儿叫赵老二的嘛?!你说……有这路人嘛?!甲:想我赵二爷……乙:也没有自个儿称自个儿叫赵二爷的。甲:“想我……”乙:(用)“我自己”就行了。甲:“想我赵某人。”乙:唔。甲:“这一辈子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乙:啊。甲:“为什么叫我绝嗣无后?!”乙:对!甲:“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乙:唔。甲:“老赵家,祖祖辈辈没做过坏事呀!”乙:啊。甲:“难道说到我这辈儿上就乏嗣无后了吗?!”乙:唔。甲:“唉!”哗————哭了!这一掉眼泪……乙:我……我爸爸一掉眼泪就哗——两煤油桶全出来了?!有这么些眼泪吗?!甲:也没这么多,反正有点儿。乙:嗯。甲:哇——掉眼泪了!乙:瞧这路声音多好!甲:吱——掉眼泪了。乙:我说你甭配音行不行?没这种声音。甲:哗——乙:行行行,你说掉眼泪了。甲:你说怎么掉吧?乙:你就甭管怎么……就掉眼泪就完了。还发声干吗?!甲:也没哭出声儿来。乙:唔。甲:反正自己坐在那儿啊,一个人儿闷闷不乐,自己难过,啪得儿啪得儿啪嗒啪嗒,掉了十几个,眼泪。乙:掉眼泪的时候都数着。甲:掉了十几个。他功夫不大嘛,大概其那意思够十来个眼泪。乙:噢。甲:在这个时候你们家丫鬟正到外院儿来。乙:唔。甲:你们家财主啊!乙:啊。甲:老妈子,下人。乙:丫鬟可有的是。甲:丫鬟,听差的,跑上房的,净听差的底下人够好几十个。乙:三四十人。甲:小丫鬟到外院儿一瞧。乙:唔。甲:揭开大玻璃窗户一看,“哎哟!哎呀,怎么啦,啊?赵老二怎么……”乙:我说怎么还提,还赵老二呢?甲:她心里说,心里说啊!乙:她心里说你干吗说出来呀?你可说出来了!甲:噢,她心里说,她说,“哟。”称“员外”。乙:员外。甲:对对,称你父亲“员外”。“哎哟”,说“员外呀,怎么一个人坐在外院儿书房,闷闷不乐?(乙:唔。)怎么泪流满面哪?(乙:啊。)这是因为什么呀?(乙:就是。)噢,不免我赶紧到内宅给安人送信便了。”(模仿)乙:我们家人有什么毛病啊?我们家的丫鬟没事儿都这样?!吃饱了撑的这是?!甲:啊?她走道儿稳当啊!乙:稳当你带这身段干嘛?!甲:噢,说赶紧给安人送信。乙:嗯。甲:转头要跑。安人是谁呀?乙:我母亲嘛。甲:对了!那时侯管你母亲得称呼“安人”。乙:安人。甲:唉。不称“太太”。乙:唉。甲:称“安人”。乙:嗯。甲:把安人请来!打内宅,把你母亲请出来。乙:噢。甲:四个丫鬟搀着你妈!乙:四个丫鬟?甲:四个。乙:四个丫鬟都谁呀?甲:春梅、腊梅、烟煤、硬煤。这四个人。乙:哦,冒着烟儿就进来啦啊?!甲:没有烟梅,没有烟煤!乙:也没烟煤也没硬煤。甲:我、我忘了她们都叫什么名字了!反正都是这是这个春梅、腊梅啊……乙:唉唉唉。甲:梅香啊,秋香啊,秋菊,甭管是什么吧,反正四个人。四个人搀着。乙:啊。甲:少了不行,搀不动。乙:噢,非得四个人搀着?甲:唉。乙:少了还不行?甲:搀不动啊。乙:噢,对,也难说,我母亲呀,是缠足。那脚又小……甲:不是!乙:……你没人搀着她……甲:不是小脚儿,不是小脚儿。乙:那干吗四个人搀着呀?甲:没腿。乙:……噢,四个人抬着"肉轱辘"出来啦?象话吗?没腿啊?甲:有……有假腿……乙:哎,有假腿还是没真腿?甲:有一只真腿。乙:哦有一只真腿还一只假腿?甲:有两只真腿,两只假腿。乙:噢,四条腿儿啊?你妈才四条腿啦!甲:几只真腿,几只假腿?乙:两只真的,没假的。甲:没有假腿,都是真腿。也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