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古代廉政文化警句【30句精选】

古代廉政文化警句【30句精选】

时间:2024-11-14 15:34:10

古代廉政文化警句

1、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2、与,在语末是舒缓的感慨,且有前言中事物间互相参与比较义,即与字本义,验之孔门旧籍,可通释。与“语气不那么肯定”不搭界。

3、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4、前两句是古时候的成语,"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其"指的是孝悌,它是仁的根本。"与"通"欤",表示语气不那么肯定地说出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在语末是舒缓的感慨,且有前言中事物间互相参与比较义,即与字本义,验之孔门旧籍,可通释。与"语气不那么肯定"不搭界。欤,晚出,俗字,加画限义。

5、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6、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会冒犯君上的人,是很少的;不会冒犯君上,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和悌应是是'仁'的根本!"

8、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9、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四句话是孔子讲的。前两句是古时候的成语,孔子在跟弟子们说话的时候,就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两句成语引用出来。下面两句是孔子的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其”指的是孝悌,它是仁的根本。“与”通“欤”,表示语气不那么肯定地说出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1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音读和意义跟"悌"相同,音替,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

12、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13、在传统道德文化中,人生八德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德、悌德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忠德、信德出自《论语颜渊》:子曰:“主忠信,徙义,祟德也。"礼德出自《论语泰伯”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义德出自《论语里仁》之“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廉德出之《礼记聘义》之"君子比德于义,廉而不污,义也。“耻德出自《礼记杂记下》之"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

14、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1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6、【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一说十三岁,以十三岁之说比较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骞偶一称字,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称子,可能是他在孔子死后曾一度为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这一史实可参阅《礼记·檀弓上》、《孟子·滕文公上》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左传》哀公八年说有若是一个"国士",还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称为"子"的原因。

17、这四句话是有子讲的。前两句是古时候的成语,“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18、“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出自论语。其原文如下:

19、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20、欤,晚出,俗字,加画限义。

21、另一说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宋学家、思想家朱嘉总结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现代人也应批判性地传承。

22、一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宋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23、儒家廉政思想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抑或是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无一不折射着儒家学者们杰出的治国感悟和政治智慧,具有法制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在当前反腐败的新形势下,我们重温我国古代儒家的廉政文化,对于增强各级干部的廉政意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意义,深入研究儒家廉政思想的深刻内涵,汲取其精华,对于我们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意义深远。

24、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体系,廉政思想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25、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26、一、儒家赋予“廉政”深刻的内涵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思想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赋予了“廉政”以深刻的内涵。“廉政”作为一个构词,迄今为止还没有比较精确的界定,《辞海》中也未收入廉政一词。

27、“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繁体字写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8、儒家对“廉政”两个字有着精辟而丰富的论述,“廉政”是儒家对清明的政治生活的集中概括,其中心思想是提倡“以廉为本”,主张把廉德同政治管理结合起来,要求为官之人在执掌政权的过程中,坚持做到清正廉明,克己奉公,平政爱民,光明磊落。

29、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会冒犯君上的人,是很少的;不会冒犯君上,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和悌应是是‘仁’的根本!”

30、(一)何为“廉”“廉”的含义极其丰富,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之作种种阐释。根据现有资料,“廉”字最早出现在《仪礼》中:“设席于堂廉东上。”廉为边,隅为角,廉指堂屋的侧边;引申为形容人品行方正刚直,一丝不苟。如,《荀子·不苟》曰:“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为至文。”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