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2、绝句一词在六朝初起时,仅指五言四句的小诗,推广到七言,是唐代及以后的事。
3、一、意思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5、就发展情况而言,五言绝句成长在先。初唐四杰以及沈佺期、宋之问、李峤、崔湜等人,已经写出了大量情景交融、音节和婉并具有一定个性色彩的优美篇什。
6、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首联出句,“白头”状写灶户的年纪,虽然他已熬白了头,却只有低草房,“白头”和“低草房”形成强烈反差,足见灶户生活之苦。诗人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定下基调,他用白描手法,以短短七个字的容量勾画出老灶户的形象及其生活环境,应当说其诗笔之犀利、洗练,不亚于白香山。
8、《绝句》古诗的意思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9、灶户之苦,连当时的《如皋县志》都有记载,谓其居处苦:“缚草堤坎,数尺容滕,寒风砭骨,烈日铄肤。”又谓其煎办苦:“暑日流金,海水百沸,煎煮烧灼,垢面变形。”吴嘉纪此诗虽短,却概括了灶户的居处、劳作,可以说是灶户生活的缩影。“曲状煎丁之苦”(《如皋县志·盐法论》)。
10、迟日①江山丽,
11、春风花草香。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绝句二首》
14、尾联“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是说赤日炎炎的户外,相对熬盐的低草房,还是纳凉的好地方,这两句从反面衬托出灶户劳动时的恶劣环境,所受的煎熬。
15、出处:唐代·杜甫《绝句》
16、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7、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18、——唐·杜甫
19、二、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0、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21、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22、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23、唐代由于音乐曲调的变化,旧的乐府诗往往不能配乐,于是乐工们常将文人创作的绝句拿来合乐歌唱,这是绝句盛行于唐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24、唐·杜甫
25、沙暖睡鸳鸯③。
2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7、对句,诗人的笔从灶户的生活环境转向劳作。六月正值酷暑,是“公子王孙把扇摇”的时候,而灶户们要在烈火旁煮盐,他们的日子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更难熬。炎炎烈日,灶火烘烤,盐水如汤,三重复叠,折磨着他们,可怜的灶户是怎么度日的呢?
28、古诗译文:
29、泥融②飞燕子,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1、吴嘉纪的家乡东淘是两淮重要盐场之一,东淘黎民多以煮盐为业,称为灶户。诗人与灶户们朝夕相处,与他们一样贫困,衣食不周。因此,作者对灶户的生活深有了解,能体味到他们的苦难,写下许多反映他们生活的诗篇,这首绝句便是其中之一。
32、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33、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4、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35、古诗《吴嘉纪·绝句》原文赏析
3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8、三、作者唐代诗人杜甫
39、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0、到盛唐,一大批名家出现。李白、王维、崔国辅构成了盛唐五绝的三鼎足,致使这一诗体日后的发展也很少能超出其范围。
41、此诗语言平白如话,把“炎日里”与“乘凉”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截然相反的情境连在一起,尖锐地再现了灶户们备受煎熬的痛苦生活。看似平淡,实犀利,所以洪亮吉谓其诗“有姜桂气”(《北江诗话》),林昌彝则评之曰“多辣”(《海天琴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