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2、唐·贺知章
3、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4、《回乡偶书》古诗文有两篇,又叫《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5、《回乡偶书其一》的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6、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7、回乡偶书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9、范仲淹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其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10、《回乡偶书其二》的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1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12、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13、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14、《回乡偶书二首》
15、范仲淹祖籍在邠州,籍贯在苏州,生于徐州,长于淄州常山,病逝于徐州,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他应该算哪儿人呢?哪个地方是他的故乡呢?
16、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7、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18、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
19、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20、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原文:
21、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22、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3、回乡偶书不是王安石所作,回乡偶书是唐代贺知章组诗作品。
24、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25、回乡偶书(其一)
26、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27、《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28、回乡偶书贺知章〔唐代〕
29、《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
30、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1、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3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3、《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3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5、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36、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37、《回乡偶书》不是杜甫写的哦,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38、贺知章〔唐代〕
39、《回乡偶书》这首古诗是唐代贺知章所写,不是王安石的作品。
40、没有,回乡偶书是贺知章写的
41、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42、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43、回乡偶书是贺知章的作品,不是范仲淹。
44、唐代贺知章
4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6、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47、作者:贺知章
48、这两首诗是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49、【其一】
50、【其二】
5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52、所以范文正公不可能写出回乡偶书的诗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