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22句

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22句

时间:2022-10-09 21:31:26

1、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2、(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李贺

4、古典诗词中,大部分诗词的句式结构是按常规语序安排的,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韵律的需求,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下面就几种情况举例分析如下。  “意象组合式”。所谓“意象组合”,是指将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诗句。对这些诗句的理解,无法通过语法分析实现,只能借助想象和联想,将名词所代表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从而创造一种意境,借助意境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运用这种句式,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完全是用九种意象并列构成的。这九个体现意象的名词,本没有动词将它们连在一起,但借助于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就可以将九种不同的景象巧妙地组织进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愁思。  “互文见义式”。即在诗句的构成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句子的含义。“文”是修饰的意思,所谓“互文”,是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如果理解成“主人下了马,客人留在了船上”就错了,应当把“主人”和“马”结合起来理解,“下马”“在船”是其共同行为,即:主人和客人下了马,又上了船。类似的例子,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互文见义式”的诗句,在理解上要讲究完整性,不能将互文的两个词语拆开理解。在表达效果上,“互文见义”的结构句式,可以便于句子的整齐、押韵,可以使语句简约,避免重复叙述,可以使表达的内容圆满而富有亲和力。  “语序倒置式”。即在诗句中,出现了各种成分前置、后置现象。读诗时,必须将这样的句式分辨出来,否则就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话报平安。”中的“故园东望”正常的语序应是“东望故园”,诗句将“故园”和“东望”倒置,突出了作者对“故园”(长安)的无限思念之情。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神游故园,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倒置的目的在于突出作者因“多情”而“华发”“早生”。  “省略跳接式”。这一句式是表现在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由于表达的需要,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内容有所省略,出现了跳跃式发展。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看不出任何叙述顺序上的联系,诗歌内容的表达,全然是按照作者感情意念的自然流动(物随心转)而进行的。例如,陶渊明的《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忽而跳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间并没有必然的叙述顺序上的联系(既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全是为了表现作者恬淡、闲适、自得的感情需要而安排的。“省略跳跃式”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由甲跳到乙,再由乙跳到丙的过程中,甲、乙、丙三种事物表面上没有联系,作者在叙述中也没有明确的叙述顺序,甲、乙、丙三种事物的联系,靠的是作者内在情感意念的某种追求。  古典诗词的句式是复杂的、灵活而多样的,唯其灵活而多样,才呈现出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因此,了解古典诗词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是大有益处的。

5、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7、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扩展资料

9、--《龟虽寿》曹操

10、(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用反衬手法的诗句有:

13、(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14、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欧阳修《踏莎行》:“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15、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6、(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8、用典  【作用】: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2。比喻:  【作用】: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3拟人:  【作用】: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4双关  【作用】: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5对比  【作用】: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6夸张  【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7借代: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8互文: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9.设问:  【作用】: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10.反复:  【作用】: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19、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0、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

2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22、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