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成语和故事有哪些
1、在楚汉争霸的这段时期里,季布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好几次项羽打败刘邦,都是因为季布出谋划策。后来刘邦战胜了项羽,但每每想到此事,心里都会感到十分气愤,于是他下令捉拿季布。
2、刘邦最后在夏侯婴的劝说下,终于同意放过季布,还封他做了官,先是郎中,后来又升为河东太守。
3、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4、这个成语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但是他觉得蛇不够完美,于是在蛇身上画了几条线条。结果,他的蛇看起来就像一条毒蛇,吓坏了所有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的完美主义会导致适得其反。
5、诚信的成语典故(四)一言九鼎
6、【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7、商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8、诚信的成语故事篇三:一诺千金
9、而仰慕季布的人有很多,都会偷偷去帮助季布逃过刘邦的捉拿。季布也通过乔装打扮,到了一户姓朱的人家去当佣人。朱家当时知道这位佣人就是季布,但仍然愿意保守秘密,收留了他,甚至后来,朱家还派人到洛阳去找夏侯婴(刘邦的老朋友),想以此劝说刘邦不要再捉拿季布了。
10、诚信的成语典故(三)季布“一诺千金”
11、【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12、立木为信
13、在这之后,曹邱生更乐意给季布宣扬美名了,季布的名声越传越广。
14、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庄子》中的一个故事。相传,一个老人的马跑了,人们都觉得这是个不幸的事情。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马回来了,并带回了一匹更好的马。人们才明白,原来这个失马的事情是个幸事。
15、季布在他要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想让他自己感到尴尬,赶紧走人。可是这曹邱生的脸皮实在太厚了,一见到季布,就使劲地鞠躬作揖。季布对此不理会,还说着很难听的话,可是这曹邱生根本不在乎,拉着季布的手谈说以前的家常,还说着吹捧季布的话:“我很早就知道你为人仗义,讲诚信,大家都说就算得到一千两黄金,都不如得到你的一个诺言呀!你看,我作为你的同乡,这些年来,都是一直在宣扬你的美名呢,你为什么就不能理我呢?”季布听了这番话,心里乐了,不仅理了曹邱生,还赐给他一笔厚礼。
16、拔苗助长
17、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18、诚信的成语故事篇二:曾参杀猪
19、守信成语故事: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20、这个成语故事源于《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相传,一个农夫在种植水稻时,为了让水稻更快地生长,他每天都会拔起一些水稻,结果导致水稻生长缓慢,最终收成很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度的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
21、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2、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23、烽火戏诸侯
24、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25、关于诚信成语故事:
26、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2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8、(译文:褒姒不爱笑,幽王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她笑,她就是不笑。幽王设有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入侵就点燃烽火。幽王点燃烽火,各地诸侯看到烽火,以为京城有敌情,都赶来了,到达后发现没有敌人,褒姒因此而大笑。幽王很高兴,为她数次点燃烽火。后来幽王失去信用,诸侯们来的越来越少了。
29、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了汉王朝的重用。
30、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关于诚信的成语和故事有哪些
31、曹邱生和季布是同乡,他向来就喜欢攀高官,爱慕权贵。季布刚当上官不久,这个曹邱生就来拜访季布,季布很是不喜欢他。
32、这个成语故事源于《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子贡的对话。孔子问子贡:“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子贡回答:“最重要的是树立好的人才。”孔子说:“你说得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3、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34、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35、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36、这个成语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将军在攻打齐国时,为了获得胜利,向齐国公主求婚并得到了同意。但是,当将军得到公主之后,却又违背承诺,折损了大量的士兵,并最终失败了。
37、画蛇添足
38、失信成语故事:债台高筑-周赧王向洛阳城内的贵族富户借款以为军资。为了筹集到军资,周赧王给这些贵族富户们颁发欠条,答应等到与山东六国合纵攻秦凯旋后以战利品偿还。但周赧王此次出兵,既徒费无益又欠下巨额军资。债主们手执周赧王的欠条聚于宫门,执券索债。羞愧难当的周赧王不得不逃往南宫高台之上以躲债。后世因此将此台戏称为“避债台”,成语“债台高筑”由此而来。
39、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40、诚信的成语典故(二)立木为信
41、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言而有信: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42、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43、【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44、秦朝的楚地有一个人叫季布,他是一个性情豪爽,仗义讲信用的人,只要他答应了别人的事,无论这件事有多么难办,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完成,这使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
45、赔了夫人又折兵
46、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的人触犯了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
47、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48、诚信的成语典故(一)曾子杀猪
49、诚信的成语典故(五)退避三舍
50、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51、一诺千金成语故事:
52、一诺千金
53、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54、你好,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5、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56、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57、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