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1、法家经济思想这与现阶段我国的目标不谋而合。法家主张发展经济、变法革新,追求“富国强兵”。发展经济有利于国家强大,变法革新有利于国家处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之中,追求“富国强兵”是发展经济和变法革新的目标。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使国家繁荣强大,百姓安居乐业。这对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2、东周时,社会各阶层原有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大国之间互相侵略、兼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著名历史人物。各国的君王都想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保存自己的国家,强化实力。然而,儒家、道家、墨家等学说都过于理想化,不切合实际。就这样,法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3、给你推荐一本非常全面关于法学的书.《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修订版)》作者:武树臣李力
4、商鞅变法造成了秦国的富强,但是后世历史也有许多改革失败的例子。的确,改革是一把双面刃的剑,所托非人,代价惨重。成功的改革需要规划者洞若观火的识见和魄力;配合坚持而且公平的赏罚来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治国之道,因时而变。法家反对一味因循、不思变革的惰性,那求新求变的精神,令人激赏。一个安于现状、不思变革的民族,注定要被时代抛向落伍。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来看法家改革,那意义是历久弥新的。
5、“不法古,不循今”–与时俱进
6、二千多年前,先秦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并付诸实践,对后来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虽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但也蕴涵了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火花,不能简单、武断地将其归入"人治"的范畴,我们要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吸取其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7、②商鞅明确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
8、“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
9、这些就是法家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10、嬴政当机立断,假意派兵攻打韩国。韩王惧怕,派人求和。秦国却只要韩非一个人,将此作为退兵的条件。就这样,韩非来到了秦国。
11、法家思想是秦王朝对以前的分封制,所存在的权力疵病,进行的改革措施,他的法令改革有效的限制了,分封制下各諸候王亲的番王割据,至上而下实行郡,县的行政划分,将各诸侯王亲所掌握的兵权,而统一中央层级专制领导,改变土地耕种模式,推广商央变法,统一税收新法,维持中央国库之諸存,大大增强了国家较以前之富强,特别是改制的纳税新法,虽然遭到了各諸侯王亲的联合反对,但总的来说,法家所推行的思想意识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旨念。野苦蒿致言。
12、不能说法家思想就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只是法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法家思想是一个系统的思想,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13、“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法家反对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14、这一天,一个大臣将几卷书进献给嬴政。嬴政看后,大加赞赏,对作者的观点深为叹服。这几卷书的作者韩非是韩国的没落贵族,虽然很有才干,却始终得不到尊重。
15、中央集权只是一部分,法家的主要思想是提出了富国强兵,依法治国的思想。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也为后来秦国建立起的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16、其次是消极方面,法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集权,过分强调法律重刑主义和泛刑法化而忽视人性。在立法上有脱离国情,一味移植法律的倾向。如1986年制定的破产法就存在着脱离国情的情况,结果导致立法的无效率。这是当代社会所要摒弃的思想。法应当公开易知,建立在民情的基础之上。
17、公元前3世纪的一天,秦王嬴政在朝堂上端坐,阶下是文武大臣。因重用商鞅变法而国富民强的秦国国君,嬴政面对战国诸强,对如何一统天下,依然一筹莫展。
18、(1)首先,儒家以“求道即求真-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9、⑥改革要有铁腕,由上至下坚决推行。商鞅认为,识见高于世人者,难免为俗人非议;有超人见解的,必然遭人讥毁。愚者对于已成定局的事还看不清楚,聪明人对还没萌发的事已能预见。老百姓不足与之商量开创性的工作,只能与他们安享已成的功业。
20、③商鞅举例说:“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治国之道,只要对国家有利,不一定拘守古法。因此他主张变法要彻底革除旧制,与民更始。说得秦孝公颔首称善、决心变法。
21、(3)再次,儒家强调“成圣与合群-团结统一的精神”,儒家设计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即圣人,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成圣与合群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22、(2)其次,是儒家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正是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23、①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时势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24、⑤改革要坚定:“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25、法家在政治上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废分封,行郡县。在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在军事上主张强军,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国家治理上主张实行法治,不分贵贱,一断于法,所以法家在战国时期最受青睐。
26、“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是指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这些主要是为了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27、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他大力推行自己的“刑名法术之学”,秦国更加强大,追随韩非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成了一个稳定的团体,法家随之诞生。
28、④其后的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以现代的话来说,法家是主张创新精神的。
29、思想观点
30、依法治国,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教育国民爱国守法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