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2、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4、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5、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贾《新语.术事》
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10、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1、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3、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14、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5、——金缨《格言联壁》
16、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17、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18、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今楹联类篡》
19、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0、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21、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2、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23、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24、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25、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26、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27、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28、——马克思
29、——《论语·先进》
3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3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3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3、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论语•子罕》
35、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36、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37、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3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9、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40、过犹不及
41、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42、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有报,自然梦稳心安。(清)金缨《格言联璧》
43、space
44、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4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荀子·劝学》
46、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4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48、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4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51、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52、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53、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54、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55、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56、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57、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5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0、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61、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清.金缨《格言联壁》
6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63、朋友何须交结多,金钱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64、出处:《格言联璧·接物类》解释:大喜之时不要向别人许诺什么,盛怒中不要与别人说话。作者: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65、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6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67、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68、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9、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70、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71、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
72、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73、——《吕氏春秋·博志》
74、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7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76、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77、——《论语·子路》
78、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79、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不让古人,不退让,这里指在志向上,就是有不输给古人的想法,那就是有志气。不让今人,就是不想输给现在的任何人,也就是说如果不知道谦让那么就是没肚量。
8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81、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82、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83、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84、权利,就它的本性而言,只在于使用同一尺度。
8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86、这句话出清朝金缨的《格言联璧》。一整句话是“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事情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以便去挽救已成败局的事情,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好像划着在滩涂上的船,不要且不能稍停一桨。
87、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88、、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8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0、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91、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92、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93、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94、好像出自清·金缨的《格言联壁》
95、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96、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