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对水浒的评价
1、金圣叹,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小说戏曲评点家,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贡献卓著的理论大师.金圣叹将水浒和庄子、离骚、史记、杜诗并列,称水浒为“第五才子书”,并断言“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还感叹道:“呜呼,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又说:“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2、梁实秋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一文里说:“第一部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直到我读到水浒传才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
3、自古民间疾苦黑暗都来自朝廷的腐败。这是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冥冥宿命!水浒好汉们就生在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中的北宋末年,外敌袭扰不断,朝中官员又贪婪成性。民不聊生矛盾重重!这就激起人民的反抗造成‘官道民反’浪潮,梁山好汉们打抱不平.掠富济贫,打出替天行道的口号。就是对腐朽政权的有力反抗!
4、毛泽东谈论《水浒传》
5、“《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投降.
6、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7、《水浒传》历史地表现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阶级压迫是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社会根源。
8、胡适,著名学者.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一文中肯定水浒是一部奇书,他说水浒“在中国文学史占的地位比左传史记还要重大得多.”
9、高俅等奸臣贪官对人民进行压榨和迫害,激起了人民大众复仇之火,逐渐发展为燎原之势。小说热情地歌颂了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梁山英雄,以及“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农民革命理想,形象地展示了这次农民起义演变为悲剧的内在历史原因。除了李逵、武松、鲁智深、阮小五等为数不多的人反对招安之外,以宋江为首的绝大多数人存在着浓厚的忠君思想。他们仇恨和反对的只是高俅等奸臣和贪官污吏。因此他们的造反尽管也把封建王朝搞得天翻地覆,却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梁山起义的悲剧也正是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这样一种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施耐庵如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本身这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从而生动地描写了梁山起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而又转为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规律性。《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真实的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
10、谢邀。水浒传的很多人物属于官逼民反,不得不反逼上梁山,落草为江湖绿林英雄。最主要情节是愚忠的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被分离出来,各个击破消灭了。水浒传是一部农民斗争史,一部农民与各阶层人们生活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永驻重要位置。
11、想知道准备跟着的领导会对你好不好?可以找我测算。
12、从内容与中心思想去评价,内容简单说就是社会黑暗,官逼民反,108个好汉没办法了落草为寇,起义造反,最好给官府消灭的故事!中心思想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提醒执政者要爱民!故事内容放在现代,这108个好汉的行为其实也不是好汉行为,都是以他们的规则去判定善恶,但小说的中心思想却很适合每个朝代执政者思考!当社会发展到官逼民反时,说明朝代快要改变了
13、《水浒传》这部书我认为意义极大!他告诉我们跟对人很重要!
14、《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一部奇书,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有极高的地位,被选定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宋末朝政腐败黑暗,民众起来反抗的农民起义由发起到失败的整个复杂过程!
15、题主的问题很宽泛,我理解的是“你如何评价水浒传”。所以,我谈一下对个人对水浒传的评价。水浒传从结局来看是一个悲剧,108将,战死平叛沙场者,病死者,逃离者,到最后剩之二三。而回朝拜官者,被黑暗官场之争也大多没有善终。所以我说是一个悲剧。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悲剧的产生又必然存在。儒家思想的影响,忠义排在非常重要的道德高点,这决定了大多数人的思想——只有忠君爱国才是唯一的正途。哪怕为此肝脑涂地也再所不惜!这种盲目的忠君思想导致了宋江和梁山的必然结局。小说正是通过这一悲惨结局反映当时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小说刻画了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倒是值得好好品味。比如武松,比如林冲,比如鲁智深等等。
16、如果跟错了头,也就是跟了像宋江这样昏聩不堪的官迷领导,那就是凭着一身的本领眼睁睁的被带往泥潭里边,往漩涡里边前进,最后窝囊之极,死伤得悲惨之极,无声无息,毫无意义。
17、自古忠义两难全,忠于朝廷负了义气,不忠于朝廷空有义气又寸步难行,祸源在于朝廷的腐败。而朝廷为什么会腐败,这是人性深处的善恶,永远也讨论不完。但是时局就是如此客观,朝廷处理事情违备背公平正义,梁山好汉只能凭自己的武功替天行道,行侠仗义。这场故事中,错错对对,自古无定论,但都是人性善恶的映现,大是大非与局部论述,都难有统一的评价。毕竟,人性深处,谁也说不准它到底是什么。但总的来说,朝廷腐败必然是让人痛恨的,梁山好汉快意恩仇是大快人心的。宋江招安是让人扼腕的,梁山好汉最后死伤过半是让人痛心的。
18、鲁迅说:“一部水浒,说的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19、书中深刻地描写了农民起义的发起原因,以及各路英雄起义如何由零散山头发起,发展到聚义梁山泊呈燎原之势的斗争过程。同时也揭露了儒家的忠义思想对农民起义的影响和毒害,认为只有忠君才是道德至高点和唯一的正途,既以宋江为主的梁山英雄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主旨。这种盲目的忠君思想导致了宋江和梁山的失败必然结局。
20、当时属于官府的腐败,把人逼的无路可走,不得不反逼上梁山,,最后没办法,又想出招安这个办法,逐个击破,我感觉反应的情况是,教育一些人跟对领导,领导贪图前程的同时不考虑下边人,只能走向灭亡
21、《水浒传》是北宋那个时期的多棱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腐败和不公,也着重描写了“官逼民反”的种种情况,梁山一百单八将为主角,从造反到被招安,最后几乎归于覆灭,仿佛告诉人们一个事实:蔡京、高俅之类的每个朝代都会有,作乱是没有出路的。忠君爱国,才是如来神掌,可以打败一切。
2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分别是谈读《水浒传》的体会,笑谈“碰壁”,救护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表明: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风趣,有顽强的革命精神,有乐观主义,痛恨旧社会,关心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