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
1、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2、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本文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这篇游记不作为课文的时候叫《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3、金华的双龙洞是一个古老的景区,位于金华市南山中脊,龙虎山区域内。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溶洞,已有数百年的开发历史。洞内分为上、中、下三层,全长共有约5公里,其中开发的部分有1.5公里。洞内风光秀美,有着各种奇妙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等石灰岩地貌。
4、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5、《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开头即点出具体的时间4月14日。
6、第一从词语的角度,解释,已经赏析这个词语的作用。
7、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8、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
9、如今,双龙洞已成为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洞内欣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貌,还能看到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动物的形象,非常有趣。同时,双龙洞还有一些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演出、祭祀等。如果你来到金华,不妨也去双龙洞看一看,感受一下这个神话传说的历史气息。
10、第二从修辞来分析句子。
1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12、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3、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4、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15、记金华的双龙洞外洞的特点是:景色优美、洞口狭长。《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16、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17、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18、据传说,当年金华有个富家子弟,他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离家出走。他来到南山中脊,找到了这个双龙洞。他在洞内发现了一只龙珠,一吞下它,他就获得了超凡的能力,成为了一名神仙。此后他便在洞内修炼,也在此结识了一位修道先生,后来成为了双龙洞的神仙。
19、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20、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2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22、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23、《记金华的双龙洞》
24、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神奇的赞叹和对祖国秀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25、写作特点:
26、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
27、《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批注可以从这几方面写:
28、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29、金华双龙洞的外洞,洞顶非常高,洞内宽畅可同时容纳千人以上。外洞口顶端左右各有一块酷似龙头的巨石,双龙洞由此得名。
30、扩展资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
31、金华双龙洞特别适合夏天去玩在哪洞口有避暑山庄,夏天带上几位朋友,可以游玩一下。躺在小船进入山洞,那里面景色很美那石景栩栩如生,大自然的神工,那是大开眼界。人人看了赞不绝口,真是一大奇观。金华人欢迎大家带上亲戚朋友到金华双龙洞来游玩!
32、第三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疑问。
33、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34、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35、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