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工之侨献琴优选25句

工之侨献琴优选25句

时间:2024-11-25 21:40:37

1、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用它做了一张琴,弹了弹,金声玉振,别提多好听了。他非常高兴,认为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琴了。  一天,他拿去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述说这张琴音质如何好。官府召集全国着名的琴师来鉴定。琴师们并不弹拨,只看了看外表便说这张琴年头浅,不值钱。官府便把琴还给工之侨。  回家的路上,工之侨心里好不是滋味:琴是弹的,而不是摆着看的,不从琴的质地上判别,而单从年头深浅来评定优劣,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回到家里,他便找漆工商量,请漆工在琴上伪造出断纹来;又请雕工在琴上刻上古代文字;然后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土中。  一年之后,工之侨把琴挖出来,见上面沾了一层土,甚至琴尾都有些朽栏了。他不加修饰,原封不动地抱到市场去卖。有个贵人看到这张琴,象发现了什么宝物一样,立刻出100金买了去。贵人用黄绞把琴包裹裹起来,拿去献给朝廷。朝廷赐给乐官和国中一流琴师传观。大家用黄绞托着。啧啧称赞:  “我活了六七十年,过眼的琴少说也有几千张了,但从没见过这样古色古香的琴,真是稀世之珍呢!”乐官摇头晃脑地说。  “看这漆纹,瞧这款式,少说也有几百年了!”一个琴师将着胡须说。  “不止,不止,”另一个琴师说:“说不定是当年春秋时,伯牙使的那张琴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离奇。  乐官和琴师的评价,很快传到工之侨的耳朵里。他长叹一声说:“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琴这样吗?其它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3、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4、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这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5、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6、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7、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稀世之珍”。

8、刘基〔明代〕

9、【名字】工之侨献琴【作者】刘基【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10、断句:工之,侨献琴。原句:工艺匠人走过来,假装献琴。

11、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12、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代的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13、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14、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

15、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16、于是工之侨把琴拿回家,好好雕琢加工了一番,还刻意做旧,过了一两年又拿去市场上卖,卖了个大价钱。买到的人把琴拿到宫中,给一众主管音乐的乐官们看,大家都说,真是“稀世之珍”啊!工之侨闻之叹曰,这不都是一张琴吗?可是大家怎么这么糊涂呢

17、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18、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19、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20、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曾经在《郁离子》一书中,写过一篇预言,叫《工之侨献琴》。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个叫工之侨的人,做了一张音色非常好的琴,自认为琴的音色甲于天下,就把琴献给主管音乐的太常寺。结果,太常寺看了以后直接就说,这琴不古老,不名贵,看着新,是现代版的次品,没什么意思。

21、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22、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23、工之侨献琴

24、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

25、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