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2、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3、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元日》
6、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在这一天越过银河,于鹊桥相会。由此可见,七夕佳节被寄予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七夕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传统情人节。《迢迢牵牛星》是一首汉代的文人五言诗,诗中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离人相思难聚之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读过诗作之后,这样深情动人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10、关于除夕的诗:
11、《元夕》
12、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13、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4、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7、花朝节,纪念百花的生日,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南等地较为流行,一般在农历二月份举行。清代诗人蔡云的《咏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
18、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19、佚名《迢迢牵牛星》
2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1、唐·王维
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3、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24、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25、林杰《乞巧》
26、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7、【宋】文天祥
28、中国传统节日诗句
2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0、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3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2、元宵节在古代又称元夕、上元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的时间、场景设定就在元宵之夜。词中用今夕对比的方式,来展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相爱的人趁着月上柳梢,暗暗约定好在黄昏之后想会,情真意切。而在今年元夜,月与灯还似去年一般好,只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节日里,欢笑是别人的,词人只剩伤感。
33、关于春节的诗:
34、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35、杜牧《清明》
36、南宋·辛弃疾
3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8、《二月二日》
39、蔡云《咏花朝》
40、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42、唐·白居易
4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4、《清明》
45、张耒《和端午》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人们会在这一天以龙舟竞渡的形式来祭祀龙祖,后来因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入汨罗江自尽身亡,以死明志,人们就将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即是在端午节表达对屈原的哀悼。
46、宋·王安石
47、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48、《除夜》
49、关于元宵节的诗:
50、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51、杜牧《清明》清明节名字来源于节气,在春分后第15日,一般是公历4月5号前后。在古代清明节是重大的春祭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弘扬。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叫《清明》,写清明雨中所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有一种说法,旧俗中寒食节禁火,如果在清明当天下雨,就叫“泼火雨”,杜牧诗中描写的正是这样的场景。
52、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5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5、【唐】杜牧
56、王安石《元日》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节,这个节日意味着辞旧迎新,自古以来都是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王安石这首《元日》可以说是描写春节最经典的一首古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到人类聚集地骚扰人类,之后人们就把间隔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年”。因为怪兽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就用爆竹、春联等来驱魔辟邪,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习俗。王安石这首诗中的爆竹声声、欢饮屠苏酒、更换桃符,都是春节的代表习俗。
5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8、关于清明节的诗:
5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6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61、【宋】欧阳修
6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4、【宋】王安石
6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