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八月十五夜月背景-通用46句

八月十五夜月背景-通用46句

时间:2023-03-17 17:40:20

八月十五夜月背景

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2、《中秋》(唐)李朴

3、中秋诗词

4、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5、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6、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8、白话译文

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0、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11、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远阔!

12、此时月光如水,明亮如昼,好似那月中的兔儿,也秋毫可见!

13、中秋节。《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

14、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5、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中秋节的诗有很多,最代表的应该还是李白的静夜思。

18、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9、十五夜望月

20、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21、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22、中秋节的背景:

23、水露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2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5、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26、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27、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28、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2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0、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①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②郎中:官名。③地白:地上的月光。④栖:歇。【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小诗借用中秋赏月这一习惯,巧妙含蓄地把诗人的别离思绪表现了出来。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两句是写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如洗乳般的月华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微雪,聒噪了一天的鸦鹊也逐渐消停下来,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色,悄悄地隐栖在树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香。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却给人澄澈、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沉浸在清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树栖鸦”是为了押韵而使用的倒装,树上的乌鸦已经安静栖息,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这三个字,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这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秋浓、夜深、露重,甚至连盛放的桂花也被润湿了。而夜露下降究竟有无声响呢?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天籁中最细微的声音,进一步凸显夜之寂静。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使人不寒而栗,但他却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用比兴的手法,衬托自己孤寂的心境。“冷”字是诗人从触觉的角度来写的。然而,夜深而人不寐,究竟是为什么呢?皓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遐思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往呢?两句景语,自然引出下面两句的人事活动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这两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虚拟悬想作结: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望月寄情,但是,每个家庭成员的离合聚散却不相同。如果哪家有人外出,哪个游子背井离乡,那么怀念之情就会像秋露一样,更浓更重地落在这户人家、这位游子身上。普遍性的情绪,体现在个别人身上,而这个别人也包括诗人自己,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思念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需要指出的是《全唐诗》选录此诗时,将“落”字录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此诗先突出中秋夜深夜静,然后以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烘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怀念之情。景语引出情语,反过来又给景语增添感情,加上一个情深意曲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八月十五夜月背景

31、唐代:王建

32、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晚上赏月。

33、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4、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35、【其二】

36、《静夜思》【唐】李白

37、【其一】

38、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39、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40、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41、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42、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43、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4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45、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46、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而中秋也称仲秋,而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月亮更满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中秋,中秋节,也叫八月节,也是流传在民间的传统节日,此夜,人们会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所以在这一天吃月饼也成为了八月节的风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