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侍女用金盆送了水进来,面容的倒影蘸在清冷的泉水中。
2、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3、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空地照着月痕。
4、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5、(雨后的潇湘馆)
6、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7、牵愁照恨动离情
8、那堪风雨助凄凉
9、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10、《秋窗风雨夕》是诗人发自秋窗的生命悲吟。此前有来自薛宝钗精神神物质全方位的人文关怀,黛玉那颗孤高傲世、极端自尊的诗心最终被感化,钗、黛前嫌尽释;再加上和宝玉已有“诉肺腑”、“赠帕题诗”的相互交心,试探宝玉心向谁跳的隐忧亦宣告结束。
11、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12、谁家秋院无风入
13、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
14、这首诗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名正好成对儿,而且是反其意而对。春、江、花、月、夜是五个名词实字,秋、窗、风、雨、夕也是五个名词实字,所不同的是《春江花月夜》让人联想到温馨、和谐、恬静与舒适,而《秋窗风雨夕》却让人联想到凄凉、肃杀、喧嚣、惆怅。归根结底,不同的事物必然带给人不同的思想感受,不然,宋玉也不会在《九辩》里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张若虚的夜晚有花有月,调子是亮色的,温暖的;林黛玉的夜晚却只是有风有雨,调子是灰暗的,凄凉的。
15、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16、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17、秋花惨淡秋草黄
18、李文学二胡演奏【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左手是三个指头按弦】
19、东风穿过了斑竹作的帘子,桃花开满了庭院,庭前的明媚春光只是让人倍增伤感。
20、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21、当天下午,黛玉和宝钗认认真真的交了交心,这是黛玉打从心底里认可宝钗之后,最认真的一次心灵交流,因为黛玉先丧母又丧父,中间又没有兄弟姐妹,她太渴望有一个“亲人”来“管管”自己,说一说只有亲人才要以说的话,或者有个知心朋友谈一谈埋在心底里的小女儿心事。
22、歌名:秋窗风雨夕
23、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曹雪芹《红楼梦》
24、杨修之死和香菱学诗的情节分别在电视剧三国的第57集,红楼梦的第19集。
25、凭栏的人儿在东风里暗暗哭泣,穿着红色的纱裙悄悄地站到桃花旁边。
26、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27、耿耿秋灯秋夜长
28、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29、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30、《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林黛玉
31、“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花已残,秋草枯黄,在这漫长的秋夜里,只有一盏孤单的秋灯,悄无声息地亮着,如孤单的自己;如此的境况,我已经分明感到来窗之外,秋意无尽,偏偏又起了秋风来了秋雨,焉能不倍感凄凉。
32、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33、这首诗出现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讲的是初秋雨夜宝钗探望病中的黛玉,关心备至,令黛玉感激之于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兼窗外雨打竹摇异常凄凉,便拟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作了此诗。
34、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35、《桃花行》原文如下
36、如果将人泪和桃花相比的话,泪水任它长流桃花仍然妩媚。
37、她禁不住悲从中来,但却无可奈何,因为无处躲藏。因为哪里不是秋天,何处没有风雨,谁家的院子能把秋风秋雨关在门外,谁家的窗子又能把风声雨声隔在窗外?这既是自我逃避的无力,又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开解。
38、电视剧是《三国演义》第五十七集《巧取汉中》。杨修因“鸡肋”一事触怒曹操,加上他曾参与曹操儿子的立嗣之争,又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就借惑乱军心的罪名杀了他。
39、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40、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万顷唯系一江潮--曹雪芹《红楼梦》
41、直到后来,刘备军攻取汉中,曹操班师洛阳,方忆杨修之言无误(杨修曾预言:“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遂厚葬之。央视电视剧《红楼梦》的第十九集,唱完秋窗风雨夕后有香菱读诗(是她写的第二首)的情节,比较短。
42、成千上万的桃树如同被裹在一层红色的烟雾里,如火似荼的桃花映红了楼台,照红了墙壁模糊一片。
43、但是,“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下雨了,天也晚了,黛玉想着宝钗自然是不会来了,于是看书,偏拿起的书是《乐府杂稿》,其中又恰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又是秋天,又是闺中,恰自己远在故乡之外,恰宝钗也不能来,恰又是风雨之夜……于是她“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44、题解及原诗
45、这话很诚恳,也很暖人,黛玉于是很认真地,打心底里认下了这个姐姐,否则以她“喜散不喜聚”的个性,她断不会要求宝钗“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这对于黛玉,实在是走心的嘱咐,或许黛玉有一肚子憋在心底里的话要倾诉,而宝钗,是此时最合适的人吧,而且,晚上,也更适合交心吧。
46、“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曹雪芹《红楼梦》
47、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48、一首<<秋窗风雨夕>>,表达了黛玉那些连绵不绝的愁绪,她写这首诗的前因后果又是什么呢?秋天的景物多有萧瑟寂寥之感,加之凄风冷雨的渲染,总能无端勾起人的万千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是柳永的秋愁,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这是纳兰性德的秋恨,而大观园里,向来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也不免会被这寒凉的秋意击中,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黛玉孤坐潇湘馆内,窗外是雨打风竹烛影摇晃的世界,窗内是悲喜哀愁茂盛生长的人间,在凄凄惨惨的风雨声中,这个似娇花嫩草般的少女究竟将怎样深重的离愁别恨融入了笔尖,一首<<秋窗风雨夕>>又暗含了多少她无法与人言说的酸楚心事呢?
49、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50、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51、残漏声催秋雨急
52、织女的织机上烧破了鸳鸯锦被掉落在地,春梦正酣要移走了珊瑚枕才能醒来。
53、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54、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55、全诗只有七言二十句,却用了十五个“秋”,南宋词人吴文英有一阙《唐多令》,开篇就是:“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如果不是极端的苦闷,如果不是极端的愁惨,何以能让黛玉写了这么多的“秋”在同一首短诗里。
56、已觉秋窗秋不尽
57、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58、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59、不知风雨几时休
60、黛玉是肺病,中医说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胃,秋养肺,冬养肾。秋天正是她最难熬的日子,宝钗似乎是知心——她当然也知道宝钗是竞争对手——但暂时,她人生的苦闷要大于爱情的纠结,宝钗至少是可以解一时苦闷的知心之人,偏偏又被这恼人的秋风秋雨阻隔了,黛玉的苦闷是自然而生的。
61、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62、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63、(黛玉作诗)
64、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65、“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凭窗望去,窗外的小院笼罩在一片雨后的烟雾里,似乎显得更加萧条,竹梢处的竹叶上还偶尔滴下几滴雨水,滴沥滴沥……不知过了多久,雨似乎小了,雨似乎停了,再看眼前打湿的窗纱,是雨吗?不是,那分明是我自己的泪水。
66、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67、《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写了一首《秋窗风雨夕》,如诗题中所说,它作于一个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68、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69、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70、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71、“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蜡烛终将成灰,烛泪终将流尽,接下来忍受煎熬的就是灯台,即将燃尽的烛不正是年命不永的自己,忍受烛火熬煎的灯台不正也是无依无靠的自己……
72、胭脂的颜色这么鲜艳有什么能和它相似呢?只有那桃花的颜色和人的眼泪。
73、东风有意要揭起窗帘,桃花想要看看佳人帘子却不肯卷起。
74、含泪去观赏桃花泪水容易干枯,眼泪干了春光已尽花儿也凋萎。
75、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76、注意,宝钗答应了。
77、《红楼梦》里的诗词:《秋窗风雨夕》赏析:
78、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79、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80、红楼梦中写爱情的诗词名句:
81、桃花桃叶相互交杂乱纷纷的,花儿吐出了新红叶儿翠绿如碧。
82、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83、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84、黛玉是坐卧不安的,她不能安坐窗前,她只得在屋内来回走动,屋内又太暗,只能举灯而动,走到屏风之后,那里是安静的,那里是没有风雨摧迫的,尽管如此,移灯时,那摇动的烛火还是让蜡烛悄然流下“泪”来。
85、因此,黛玉心情出现少有的轻松开朗,甚至流露出以春秋笔法打趣刘姥娃为“母蝗虫”笑翻众钗的幽默天赋。尽管来自大背景的人生悲剧渐次迫近,此刻的她反倒显得平静淡定,当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天问式的愤满激烈此刻变奏为舒缓郁闷的沉思与承受。
86、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87、《秋窗风雨夕》中,那“秋雨”、“秋夜”、“秋灯”、“秋情”所传递出的凄冷寞寞便是《红楼梦》的背景音乐。
88、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89、(病重的黛玉)
90、(悲愁的黛玉)
91、这是整夜的秋雨啊,这是整夜的秋风!这是叫人无论如何也不得安枕的秋风啊,这是搅得人离愁倍增的秋雨。远离故乡的黛玉睡不着,她只能待在灯前,一边哭泣,一边听着这愁煞人的秋风秋雨。
92、凋谢的桃花遮掩着面容憔悴的人,桃花飞去人也疲倦天色已黄昏。
93、泪烛摇摇爇短檠
94、是在红楼梦87版第19集
95、她说自己的病,讲自己的心情,讲自己对当下处境的认知,讲自己的苦闷,这是黛玉的真心吐露。当然,她也换来了宝钗的宝钗的贴心回应,宝钗甚至承诺她:“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96、帘外的桃花和帘内的人儿,人与桃花相隔并不遥远。
97、“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风更大了,雨更急了,风雨敲碎了竹梢蕉叶的秋绿之梦,也敲醒了窗前之人,她不忍看不忍听,但又无法安然入睡,只得手持秋灯,移向屏后,那里无雨声,那里也无秋风。
98、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99、花儿如果懂得怜爱佳人的话它也会忧愁,风儿把她们互相怜惜的心思透过帘子传递。
100、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101、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102、已教泪洒窗纱湿
103、白话译文
104、罗衾不奈秋风力
105、帘外桃花盏开东风柔柔地吹拂,帘内的少女无心梳妆情绪慵懒。
106、(黛玉)
107、《秋窗风雨夕》
108、桃花依旧在帘外盛开,帘里的人儿却比桃花还要清瘦。
109、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110、桃花吟即桃花行,《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后多有仿写作品。这首诗以非常低沉的笔调,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多方映衬、反复对比,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这首诗是作者对命薄如桃花的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己的痛苦,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是由一个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
111、甄英莲,是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第一,贾府通称香菱。甄英莲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她的命途多舛,小时被人口贩运拐卖,后转卖给薛蟠为妾,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
112、(《春江花月夜》的调子)
113、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114、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115、演唱者:陈力·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主题歌
116、何处秋窗无雨声
117、“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既然无处可躲无处可藏,那就钻到被窝里吧,那里总会温暖些吧。可是罗衾太薄,秋风太凉,院子里的更漏之声遥遥传来,夹着秋雨之声,雨似乎被这更漏之声催促得更急了。
118、显然,这首诗是黛玉在秋夜里“闷制”出来的:举世无亲让她苦闷,宝钗不来让她郁闷,风雨交加让他烦闷,夜间无人让她憋闷,于是,一首遣闷吐心之诗流出笔下:
119、青苔长满了院子,门几虚掩,落日下一个人独自靠在栏杆边。
120、(宝钗与黛玉)
121、秋天的窗外风雨的晚上。夕,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