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外,一般初学创作对联的时候,为了求平仄、对仗的工整,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合掌。所谓“合掌”,就是重复词义,因为对联内容短小精悍,所以一定不能浪费字词。举个例子:
2、对联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3、这些印记时代的春联画风,你最钟爱哪一款?
4、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5、这是一句应用了“互文”修辞方法的诗句。“桃符”其实是一个词,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或者贴在门上,祈福灭祸。
6、春联,起源于桃符。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7、上世纪8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放声赞美改革,讴歌开放,春联豪情冲天:“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万里山河添异彩,千年历史写新篇”。
8、(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阳平),都是古入声字。
9、一幅正确的对联,不仅仅是平仄的问题,上下联的对仗也要“门当户对”。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举个例子:
10、已经光荣“退休”的“神荼”和“郁垒”二位门神
11、春联和它的“平平仄仄”,我们竟写了1000多年
12、(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13、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堪称国粹。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尤其是西方的拼音文字所无法企及的,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随着中国人陆陆续续走出国门,这一文化传统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常江先生曾说:“对联是全世界华人认祖寻根趋同别异的最简单的文化标志。”
14、(八)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
15、说起平仄,就涉及到文字音韵的问题,这个可以参照两本书——《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这里还有一套教你速成的《如来神掌》:
16、郑孝胥对联
17、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18、文以载道,春联作为一种在特定时节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水平。
19、“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春联,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天”、“人”、“春”、“福”都是名词。“增”、“满”都是动词。“岁月”、“寿”、"“乾坤”、“门”都是名词。
20、春联,又叫“春贴”、“门对”。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
21、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对联文化从古至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2、是不是有点懵,但古人要的就是这两种“基本款”——平仄协调。不过,关于对联的平仄格式,有这样一句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奇数位的字平仄可以不严格要求,但是偶数位的一定要严格,否则就是错误的。
23、好吧,干巴巴的说是不是太乏味,先来段绕口令轻松一下:以七言对联为例,NO.1-“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NO.2-“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4、对联起源于春联,但春联逐渐发展成了对联的一个分支。因此,春联在文本上,通常要遵循对联的创作规则。
25、(六)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26、弱弱地问一句,上下联是不是经常傻傻分不清?
27、网络流行语构成的春联
28、(五)凡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29、“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难道古人早就深谙此道?重复的字如果在相同的位置,一般称之为“巧对”,如果重复的字不在相同的位置,就成了有瑕疵的对联。
30、(七)凡读u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靴」xue三字除外。
31、对偶,对仗,天对地,地对天,河流对山川
32、民国时期的春联
33、(三)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34、上世纪70年代的春联
35、春联,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五代以前,古人过年时多用两块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挂在门的两旁。
36、“一帆风顺平安宅,万事如意幸福家”这副春联,乍看来没有问题平仄、对仗都很工整,但细究起来,“宅”和“家”是一个意思,这恰恰犯了“合掌”的错误。
37、(四)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die字例外。
38、关于春联,还有哪些能让我们脑洞大开呢?
39、新中国成立后,画风突变。当家作主的劳动人民用朴素的语言编写成春联,表达对党对毛主席的爱戴,对新社会制度的拥护。最为普遍的春联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感谢共产党”。
40、说起春联,不输文采的你脑海中或许会闪出七个大字: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
41、不管怎样说,春联作为一种祈求福泽的文学形式,到今天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
42、按照民间传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到了唐代以后,“神荼”、“郁垒”兄弟俩光荣下岗,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位将军被“bia”到了门上。
43、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一些网络用语和网络热词也纷纷加入到春联的队伍中,“洪荒之力年年有,一言不合步步高”,“老猴辞岁大家不用方,金鸡报晓好多钱来了”,再搭配上“炒鸡棒”或者“6666666”这样的横批。这样对联虽然颠覆了传统,但也在亚历山大的今天,也不失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44、平仄解决了,对联的上下联也就能分辨了。一般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仄,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是平。那么贴春联的时候,那边贴上联呢?这取决于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读,那么右边就是上联;反之,左边就是上联。
45、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者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46、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人说,中国最早的对联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刘丘子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也有人说,应该是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47、比如,在民国时期及其之前春联的内容大多是“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一类。
48、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