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曹雪芹笔下的宝玉,无论是对对联,还是写诗作文,都十分有才气,只是他这朵绿叶,在众多红花的映衬下,失去了光彩罢了。
2、这幅对联是写水的,但上下联中却没有一个“水”字,宝玉用“绕堤”、“隔岸”等词反衬水,并且将水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到了一起来写,描绘出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画面。宝玉此对联写得极好,也难怪贾政听后会点头微笑,其他请客也称赞不已。
3、同时,也表达了宝玉对那些造成这场悲剧的人的不满和怒斥。全篇感情真挚,文采卓越,堪称一篇佳作。
4、宝玉不仅擅长作诗写文,他的书法也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宝玉搬进大观园后,心情大好,一连写了多首诗。很多人听说这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所作,纷纷抄录传颂,甚至还有人来寻诗觅字,可见宝玉的字写得很不错。
5、探春提议起诗社,宝玉等人见帖后纷纷前来。在诗社中,宝玉作了很多诗。第一次,众人以海棠为题,宝玉做了一首七言律诗。在第二次写菊花诗时,宝玉做了两首,《访菊》和《种菊》,在吃完螃蟹之后,宝玉又写了一首《螃蟹诗》……
6、有一次,黛玉去怡红院,看到宝玉写的字,也不禁夸赞宝玉的字写得好。如果说外面的那些人有奉承讨好宝玉之嫌,那么黛玉夸赞宝玉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夸赞。
7、(二)作诗
8、晴雯夭亡后,宝玉内心十分凄苦,于是满怀深情地为晴雯写了一篇祭文:《芙蓉女儿诔》。宝玉回忆晴雯的身世以及晴雯与自己相处的时光,用多个比喻句,生动形象的赞美了晴雯的美貌和高洁的品质,又抒发了宝玉内心的悲痛以及对晴雯的怀念之情。
9、贾宝玉的外貌是极好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10、虽然黛玉所作的那首被元春评为最佳,但其余三首也是得到元春认可的。元春作为宝玉的长姐,又是皇妃,实在无需对宝玉奉承客套,元春说宝玉作的好,应该并非虚言。
11、贾宝玉为重振贾府,无奈走上仕途之路,中了举人。但在最后还是选择回到青埂峰,拜别尘世尘缘,了此残生。
12、接着,一众人继续向前走。宝玉在潇湘馆、蘅芜苑以及稻香村三处又分别作了对联:在潇湘馆处作的对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在蘅芜苑处作的对联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在稻香村处作的对联是:“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13、元春不忍让大观园空闲着,于是让宝玉与众姊妹都住了进去。宝玉进园后,每日与众姊妹们以及丫鬟们在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过得十分快乐。
14、一日,贾政与众幕友谈到恒王与林四娘的故事,众人提议作一首《姽婳词》。于是贾政唤了宝玉、贾环以及贾兰三个人前来,各作一首《姽婳词》。贾兰先作成一首七言绝句,接着贾环作成一首五言律诗,而宝玉做了一首古体长诗。
15、虽然宝玉在诗社中所作的诗几乎每一次都是最后一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宝玉的诗写得不好。宝玉的诗才虽不及黛钗,但是能被那么多人夸赞,可见宝玉还是很有才华的。大概是因为李纨要顾及众人的面子,而宝玉又比较谦虚,不在乎名次,所以才会每次都让宝玉垫底。
16、在一众人经过一处小亭时,贾政等人为此处题匾,宝玉想出“沁芳”二字。贾政听后又命宝玉再作一副对联。宝玉听后,立于亭上,环顾四周,很快就想出一副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17、《红楼梦》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记载,贾宝玉曾经对林黛玉发誓说,“如果我有一天欺负了、你隐瞒了你,我以后做个大王八,等到你生病老去归西的时候,我一定在你的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
18、贾宝玉的才华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最喜读书的贾政和他的一帮清客相公,也算得上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人了,游览大观园题额联对时,一帮人起了一堆“赛香炉”“小终南”“杏花村”等这些或抄袭或酸腐的名字,贾政也是做不来的,而宝玉这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一词“沁芳”,直接把这帮酸腐文人秒成渣渣,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吟成豆蔻才尤艳、睡足酴醾梦也香”等一出口,贾宝玉和这些也算靠学问吃饭的人已经不要比了。
19、这首诗无论是词句意境还是文采风格,都令人赞叹不已。诗中佳句频出,众幕友们连连夸赞,就连一向严厉的贾政都很满意的夸赞了宝玉。
20、在元春省亲一回中,元春命众姊妹各作一首诗,命宝玉作四首诗,宝玉作了三首,黛玉帮忙作了一首。宝玉写好后,呈给了元春。元春看后,喜之不尽。夸奖宝玉果然进益了。
21、这日天气和暖,贾政闲来无事,带着一众清客一起逛大观园,并商议如何题匾额对联。未料,正巧碰到了宝玉。贾政听塾掌说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但颇有才情。贾政正好想找机会试一试宝玉,于是命宝玉跟来。
22、贾宝玉生活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是皇亲国亲,姐姐是皇上的妃子,贾府是大宅院,充满了各种矛盾问题,贾宝玉和林代玉的恋情,和薛宝钗的恋情,经历了家庭兴盛和衰王,个人恋情的失败,对生活的失望,对人生的的复杂经历。最终出家当了活尚。
23、(四)书法
24、(五)弹琴下棋,吟诗作画
25、(三)写文
26、宝玉在《红楼梦》中写过一篇祭文,这篇祭文也是这部书中最长的一篇文章。
27、贾宝玉不爱四书五经,也不爱追名逐利,追求仕途。即便是如此,父亲贾政仍是逼迫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后来,贾府渐渐走向没落。贾母去世以后,在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刻意安排下,贾宝玉取了薛宝钗为妻。而原本就身患重病的林黛玉知晓宝玉成婚的消息后,泪尽而逝,香消玉殒。
28、(一)对对联
29、除此之外,宝玉还知晓关于药理、胭脂水粉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宝玉虽好玩闹,但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一无所知的纨绔子弟。宝玉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技多不压身”,宝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
30、而贾宝玉的才华得以全方位体现的是他那篇诔晴雯的祭文,其文体之多样、样式之巧妙、想象之精绝、情感之动人、文采之飞扬,曹雪芹在文章里借黛玉之口,说这篇诔文可以和蔡邕的《曹娥碑》并传了。
31、这简简单单的一段话,虽然是作者在书中当中的隐晦提示,但是也暗示了贾宝玉最终的归宿。于是,在贾宝玉出家为僧之后,他选择了为林黛玉守墓一生,所以他最终有可能去的地方,便是林黛玉的墓穴附近。
32、宝玉一生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这是贾府家富人宁的时期,宝玉在其中享受荣华富贵,他与黛玉相爱,面临巨大压力,黛玉的病令他忧心,又有秦可卿、秦钟、金钏、二尤等人去世,蒋玉菡被抓、柳湘莲出家等伤心事。第二时期:“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这是一段家亡人散、世态炎凉的悲惨经历。从抄检大观园开始,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儿悲剧、贾府获罪抄家悲剧连番上演。宝玉经受不住这些打击,自丢玉后就神智不清,虽然与宝钗成婚冲喜,终究是疯疯傻傻,没有一天安宁日子。第三时期:“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应在和尚送玉,宝玉重入太虚幻境变化的真如福地梦中,领悟三世情缘,梦醒后了结由通灵宝玉注定的金玉姻缘、高魁贵子等项入世使命,最后悬崖撒手,由一僧一道送归青埂峰。剩一石归位后,真正复还本质,精神完足,与天地合一,再也不会打动凡心、依恋红尘了。判词:后人有作《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确,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33、这三副对联皆是引经据典,还非常符合各处的景致,宝玉在极短的时间内能一连作出这么多的对联,可见他确实很擅长对对联。
34、从上文可见,宝玉会的才艺还真不少,不仅会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就连描花样,刺绣等方面也都知晓。
35、贾宝玉比较叛逆,他不喜欢读书,且对读书上进、追求功名利禄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贾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而且尊重女性,平等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