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春风不度玉门关。
3、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4、醉卧沙场君莫笑,
5、王之涣的是凉州词。
6、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7、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王之涣)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前两句意思是:黄河奔腾着,远远的好象与白云相接。玉门关象一座孤城耸立在崇山峻岭之间。后两句的意思是:何必为羌笛吹奏的《折杨柳》的凄凉曲调而烦恼?更何况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来寄托离愁别绪呢?
8、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9、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凉州词王之涣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3、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14、《登鹳雀楼》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17、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18、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9、一片孤城万仞山。
20、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21、唐·王翰
22、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23、凉州词王翰
24、《宴词》
2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6、葡萄美酒夜光杯,
27、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2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9、欲饮琵琶马上催。
30、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31、黄河远上白云间,
32、应该是凉州词,《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
33、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34、《九日送别》
35、扬州词王之涣...
3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8、唐代:王之涣
39、《凉州词二首》
40、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1、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42、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4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4、不是王之涣。
45、《送别》
46、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47、凉州词二首
48、古来征战几人回。
49、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50、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51、羌笛何须怨杨柳,
52、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53、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4、王昌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5、这首诗是卢纶写的。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