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颔联中的“自”“空”两字的妙处
2、(唐)杜甫
3、先从字面上来,“自”字,碧草映阶,说明春色盎然,但无人欣赏,碧草自生自灭,没有观众;“空”字,黄鹂鸟的声音很好听,但也无人欣赏,黄鹂鸟自己叫自己的,没有听众。
4、《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5、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6、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功立业。
7、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
8、《蜀相》年代:唐作者:杜甫
9、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10、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11、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1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5、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16、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17、词句注释
18、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19、从较深层的原因去看:
20、其二,从首联的“何处寻”几个字,我们读出当时经常来拜诸葛亮祠的人很少。所以,作者可以用“空”和“自”两个字来写实。侧面说明当时的时局,人们自顾不暇,象杜甫这样关心时局的人少之又少,至少不是主流。
21、作品名称蜀相创作年代盛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杜甫题材咏史诗。
22、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23、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24、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5、注释译文编辑
26、创作年代:盛唐
27、杜甫的《蜀相》中塑造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28、作者:杜甫
29、《蜀相》
30、作品出处:《全唐诗》
31、《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32、《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诸葛亮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3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5、白话译文
36、作品原文
37、作品名称:蜀相
38、“自”、“空”二字,一则表示草色莺声无人赏玩,见得祠堂荒芜、破败、寂寥;二则表示碧草、黄莺不管人事代谢,不解凭吊诸葛亮这样的古人英雄。
39、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40、【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41、这样自然过渡到下文,作者发出了对诸葛亮的赞叹,就十分自然贴切。
42、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4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4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5、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46、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书愤》着重表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7、其一,杜是来拜寻诸葛亮祠的,要国难家愁,怀才不遇的大前景下,他心事重重,根本无心来听鸟叫,无意来看草色。
48、这两句写景,含有睹物思人的意思。
49、“壮志未酬”应是后人感叹所修改的,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表现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