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间的七代君王,为什么没有一个昏君呢?
2、并非没有昏君,而是六国太水,太水。是不是昏君对大局已经没有多大影响了。
3、为什么?真的无法解释,只能说是天意吧。
4、秦国的君王,很多都是属于无为而治类型的,管管大政方针罢了,具体事务都是宰相负责。你说秦孝公干过什么事?无非就是支持商鞅嘛。
5、那么这六世中究竟有没有昏君呢?
6、因为秦国的改革是从秦献公开始的,正是有了秦献公改革奠定的基础,商鞅变法才会既成功又彻底。
7、下面我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这七代君王也并非都是明君,除了秦国四雄主外,其他三位只能说是平庸之君,当然也算不上大奸大恶的昏君,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8、二、需要有祸国的种子。
9、这跟秦国培养继承人的制度有关,秦国对待犯罪了的宗室子弟,采取流放的方式做惩罚手段,这其实隐含一个秘密,那就是秦国的继承人很多都做过普通老百姓。秦孝公的父亲被流放30多年,秦惠文王被流放民间近二十年,秦昭王小时候被流放到燕国做人质,秦始皇曾经在赵国做了十几年人质,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秦国不会出现昏君,相比东方六国享尽荣华的宗室子弟,秦国君主更接近百姓。比如说近代的设计师,原来也是强烈反对土地承包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后来下放到了江西,做了几年老百姓,思想观念就跟原来高高在上的时候不一样了,变得真正理解老百姓了。
10、第4位,秦昭襄王,这位在位近半个世纪的英主,自然也是明君,他重用白起,最大削弱了山东六国的有生力量,任用范雎,实施远交近攻,为秦灭六国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是明君中的战斗机。
11、第一,秦国的相权特别重
12、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为什么没有出过昏君?有意思,什么是昏君?我的理解是有能力辨是非而不辨者,有能力图作为而不图者是为昏君!从这个角度讲,秦孝公之后包含他在内共计七代君主确实没有一个昏君。非但孝公之后,即使孝公之前,近700年历史,共计31代君主,有能力不足的,有寿命不足的,也有命运不济的,但可以说没有一个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昏君。这种现象确实比较罕见,不仅在战国少见,即使放到春秋时代也是绝无仅有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13、究竟是哪位群主不能算作明君呢?不要着急,我们逐个分析这6个君主。
14、尤其是秦献公废除了人殉制度,而代之以陶俑陪葬,才保证了秦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当然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看到兵马俑,也是因为秦献公的功劳。
15、这要取决于个人对明君的定义,如果当政期间没有重大的政治失误,作为评判标准的话,那么秦国,这六世中确实没有昏君。
16、各国频频内斗,心怀鬼胎让秦国慢慢做大。
17、从商鞅开始,秦国的相权特别重。在商鞅时还不叫相,叫大良造,相当于宰相。商鞅死后,秦惠王时代,以张仪为相国,开始有“相”之名。秦武王时,设左、右丞相,以樗里疾为左相,甘茂为右相。秦昭王时,魏冉四度出任秦相,更是权倾朝野四十年,秦昭王就是个傀儡罢了。直到范雎把魏冉整垮了,以范雎为相。后来著名的宰相还有吕不韦、李斯等。
18、纵观商鞅变法至秦始皇最终统一全国,在这一百多年里,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得万里之疆土,成功开创了一个留名万代,在史书上占据了绝对且极其重要地位的一大王朝。
19、大臣进谏,皇上不听,这便算是昏君了?从谏如流便是明君?
20、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是凭什么做到,历时一百多年,六七代政权的交替还不出什么大问题的,坚定不移的走完了既定目标道路,实现了大一统预期。
21、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22、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23、第6位,秦庄襄王,说他在位期间没有功绩,但他又重用了吕不韦,尤其生了一个秦始皇,至于秦始皇是不是他的儿子,我不敢说,姑且当是吧,所以秦庄襄王算半个明君。
24、主角:墨子衿(青吟)、钟若尘(叶轻尘)、秦皖(忘忧)
25、没有这个说法。
26、其一,国家地位使然。秦国虽强以至于到了战国末期可以一扫六合而统一天下,但是在秦国先祖创业之处以至于到了商鞅变法之初,秦国都是一个弱国、穷过、落后之国!所谓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就是这个意思。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好比工业革命后的欧洲诸强,第一序列是科级经济超强的英国,第二序列是工业基础雄厚的法国和德国,而秦国很像是工业革命刚起步的俄国,个头虽大,却势力并不强,是诸强中的弱者,甚至经常遭受鄙夷和欺负。君不见,秦孝公何其雄才大略,但在执政之处不也要割地赔款以求国家生存。所以,在这样一个国家,容不得有昏君存在,在生存的压力之下昏君也没有办法上位!
27、《昏君养成计划》作者:夏岚
28、秦惠文王当政期间,重用张仪等人,多次粉碎了六国和纵进攻秦国的意图,并且把巴蜀之地纳入囊中,为秦国开辟了稳定的大后方,可以说亦是明君。
29、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只看到这个人坏,却没有看到他对平衡政治力量的作用,杀不杀时候未到。《天下第一》这部影视剧中有鲜明的描述:四大密探请杀曹正淳,皇帝不允。因为杀了曹正淳,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就是铁胆神侯了。朱无视杀了曹正淳,下一步就是夺权做皇帝了。
30、第1位,秦孝公,关于此人大多数都比较熟悉,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明君,因为他任用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可以说是为秦国开了帝业。
31、第五位,秦孝文王,你是不是对于此人比较陌生,这是当然的,因为此人做了一辈子的太子,等到秦昭襄王死后,他当上秦王之后,没几天也死了,可以说他在位期间,没有任何功绩而言,不能算明君。
32、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一共是七代,扣除三个短命的秦王,也就剩下四个可以称为明君的,也就是秦孝公、秦襄王、秦昭王与秦始皇。其实战国时代昏君本来就不多,其他国家也不多。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33、《寂寞回首(网游)》作者:亚夜
34、其实做一个昏君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他需要满足多项要求。
35、第2位,秦惠文王,说到这位君主,很多人认为他杀了商鞅,就不算明君,其实不然,因为商鞅是必死的,只有商鞅死,才能维持变法的继续,也可以说商鞅是政治的牺牲品。
36、主角:叶轻尘、唐逸然配角:白自在、楚霸天、讳隆绪等人
37、一、国内要有昏君生存的土壤。
38、主角:叶轻尘配角:刑风,上官幽然,秋心逸
39、作者:可怜的幽灵主角:叶轻尘苏青衣容华公子林双儿┃配角:上官绾玉齐恒心
40、主角:叶轻尘,花斩情配角:君莫问,林子贤,宋小树
41、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一共经历七任国君,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这七人无一昏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42、所以又可以说秦献公是秦国强大的第一世,当然也是名副其实的明君。
43、《轻尘!》作者:江路
44、不可思议的是,秦昭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的继位居然是一个意外。当年,秦武王英年早逝后(这本事就是一个意外),秦国的大臣们为平衡局面,才选择远在燕国当质子的18岁的嬴稷继位,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会如此地有作为、对秦国的壮大贡献如此大。
45、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自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庄襄王的六代君主,也是后世所说的奋六世之余烈中的六世。
46、关键是,这七人中,真正奠定秦国实力碾压六国的时期,是在秦昭襄王时期,他在位56年,期间打垮了赵国,蚕食了韩国,打怕了魏国,大大的削弱了楚国,利用五国伐齐,让齐国一蹶不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7、关于秦王政继位之前的七位君主,飞鱼都做了描述,那么你认为这些人都是明君吗?
48、从秦孝公开始至秦始皇,秦国共有六代七君,这七位国君中除了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父子俩平庸外,其他秦国君主都算得上是雄主明君。笔者认为秦国15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一个昏君,主要原因有四个:其一、秦国有完善的法制;其二、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重任;其三、秦国的传承原则是任贤而非用嫡;其四、秦国代有名相辅佐。
49、《雪衣天使》
50、什么是昏君暴君明君?
51、第3位,秦武王,这是一位喜欢与人比力气的主,也正是因为此项爱好,在位仅仅三年就被巨鼎砸死,但这并不是说秦武王没有功绩,他打通了三川,为以后秦灭周室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也是明君。
52、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有出过一个昏君?
53、不过这个问题也并不准确,因为秦国的明君并不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而是从秦献公开始的。
54、昏君需要有合适的生存土壤,毕竟要想败家,起码得祖上阔过。秦国从秦孝公一直到秦始皇时期,显然没有产生昏君的安逸条件。秦国地处西北之地,资源物产并不丰盛。况且秦国建立初期,比秦国强大的国家比比皆是,秦国国君并不能安稳无忧,享受生活,所以很难走向昏庸。范仲淹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55、大概是出于某种需要,历代昏君都需要一个蛊惑引导他走向死亡的祸首。如周幽王的褒姒,商纣王的妲己。而秦国历代王后都很不错,像宣太后这样的女强人更是为秦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很大贡献。
56、但是如果以在为政期间的做出超凡功绩来定义明君的话,这六世中并不是没有昏君。
57、《花教主从良记》作者:芊芊菌子
58、《月光石》作者:锥生零主角:洛晨、羽玥、叶轻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