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故事关于苦难
1、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2、释义:除了我还能有哪一个人呢?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自己做的事,绝不退让。
3、十九,反求诸己。
4、八,与民同乐。
5、释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远远超出了平常的人。
6、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7、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8、十七,当务之急。
9、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10、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1、四,事半功倍。
12、释义:比喻人的言行反复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经常自相矛盾。
13、二十八,舍生取义。
14、出自《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15、三,出类拔萃。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部分列举六位人物的例子来论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观点的客观和普遍性。
17、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8、释义:跟坏人搅在一块,一同做坏事。
19、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20、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2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2、释义:能够把秋天鸟的毛端都看得清清楚楚。比喻人的目光敏锐,洞察事理,任何微小的事物和变化,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23、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24、二十一,好为人师。
25、六,水深火热。
26、释义:就是指君主能够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共享快乐的生活。后常比喻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共享幸福生活。
27、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痛苦,像在水里那样越来越深,像在火里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们处在极端的痛苦之中。
28、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9、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徒劳无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30、释义:却是退却。退却别人的邀请,就显得对人有点不尊敬了。
孟子的故事关于苦难
31、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32、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
33、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4、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选自《议论文选读》)
35、十六,此一时,彼一时。
36、释义:形容道理很浅显,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
37、释义:比喻在战争中,和对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
38、释义:做同一件事,只花很小的力气,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39、全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0、释义: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住了,现在忽然打开了。形容人恍然大悟,忽然开窍了,道理想通了。
41、二十二,何出此言。
42、释义:失败或者遇到挫折后,不要责怪别人,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43、出自《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物之为急;忍者无不要也,急亲贤之为务。”
44、十八,独善其身。
45、五,出尔反尔。
46、释义:古时候男女结婚,都要有媒人介绍,然后父母做主。
47、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最不孝的,就是不能尽到后代的责任。
48、释义:比喻自己具有和别人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比别人轻一点,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别人。
49、释义:指当前最急切需要处理的事情。
50、十二,君子远庖厨。
5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52、释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53、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54、二十九,同流合污。
55、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56、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
57、十四,不言而喻。
58、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信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的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59、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60、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孟子的故事关于苦难
6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2、十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63、二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64、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65、九,寡不敌众。
66、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67、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68、释义:君子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动物被宰杀。
69、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70、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71、释义:意思是说不要盲目迷信书本,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教条,要活学活用。
72、二十六,却之不恭。
73、十,缘木求鱼。
74、十一,明察秋毫。
75、二,心悦诚服。
76、释义:现在是一个时候,那是一个时候。任何事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时间不同了,情况也就不同了。
77、释义:出自真心的服气,不但服气,还发自内心的高兴。
78、出自《孟子.离娄上》:“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79、释义: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办法和方向错误了,永远不会达到目的。
80、释义:君子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就行。
81、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82、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83、二十七,舍我其谁。
84、二十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85、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与孔子也。”
86、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87、十三,杯水车薪。
88、七,王顾左右而言他。
89、二十五,茅塞顿开。
90、释义:比喻和对方交流时,不能正面回答问题,只能绕开话题,故意扯一些不相干的事。
孟子的故事关于苦难
91、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92、一,五十步笑百步。
93、释义:叛乱之臣和忤逆之子。后泛指心怀不轨的人。
94、二十四,乱臣贼子。
95、释义:喜欢给别人当老师。形容做人不谦虚,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96、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97、三十,为富不仁。
98、出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99、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00、释义: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辣,心中没有一点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