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农村饮水安全的概念
2、对于分散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可用水质检测或“望、闻、问、尝”的方法评价。水质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为达标;“望、闻、问、尝”,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可评价为达标。
3、二、农村饮水安全的标准
4、饮水安全的标准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至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至40升为基本安全。
5、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安全的,可是饮用水收到二次污染就不安全了,兰泽RO净水器,对原水进行过滤处理(物理法),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有效的去除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达到一开即饮的直饮水标准。
6、饮水安全,就是指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这是饮水安全的标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样才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表现。
7、用水方便程度:人力或简易交通工具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或取水水平距离800米及以内、取水垂直距离80米及以内,取水时间或距离满足其一者,可评价为便利。
8、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全部指标达标评价为安全,有1项未达标评价为不安全。
9、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0、饮用水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
11、安全饮水对人来至关重要,以自来水为例,从水管中流淌出来的每一滴水,首先必须将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
12、——国家补助资金实行县(市)级报账制。饮水安全工程经验收合格后,资金拨付实行市级财政报账,资金拨付凭招标文件、合同、验收合格文件、发票直接拨到中标单位;是单户工程的,资金直达农户的“一卡通”,不设任何中间环节,杜绝抵扣、挪项及滥收费现象。
13、水量:平原地区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40升,山丘区、坝上地区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20升为达标。
14、整个过程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尽管经过如此多工序,可世界各地各种饮用水事件,还是频频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如果我们能控制好饮用水的安全问题,那人类的疾病就会减少80%。由于饮用水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
15、管水必须计量收费,用水必须按量缴费,实现微利运行;
16、三、水的放射性指标:在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总仅放射性和总p放射性的参考值,当这些指标超过参考值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确定饮用水的安全性。
17、对于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末梢水水质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为达标。
18、——原材料采购和工程施工实行招标投标制。达到招标数额的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招标。
19、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20、必须做到专人有偿管理;
21、——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集中供水工程应按全成本水价收费,单户和联户工程可按运行成本水价收费,折旧费按现行财务政策规定由企业专账管理。
22、——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由有专业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方案须经省发改委、水利厅组织评审批准后实施。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工程施工必须依据审查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
23、四、水的毒理学指标:饮用水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带给人们的健康危害与微生物污染不同。
24、——实行工程监理和监督制。工程监理或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向质量监督站申报,确定质量监督责任人,实行全过程监督。
25、设立供水责任人、服务电话、监督电话标志牌;
26、对于万人及以上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末梢水水质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为达标。
27、——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定时、定点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质及农民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
28、供水到户率达到100%;
29、——实行群众参与制。受益群众代表应参与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中的招标、采购、质量监督、合同签订、验收、水价制定、水质监督等各个环节,一个工程的群众代表不低于5人。
30、供水设施运行正常,基本达到24小时供水,年供水保证率不得低于90%;
31、——实行三级验收。县(市)要组织自查自验,市(州)要组织复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组织最终验收。验收结果报水利部备案。
32、——严格合同管理。建立合同审查制度,杜绝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
33、——集中供水工程要建立业主(或法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长效运行机制。业主(或法人)可经2/3以上用水户同意,通过公开竞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产生,并实行担保制。单户工程和联户工程,将产权明确到受益户,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
34、二、水的微生物指标:是饮用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寄生型原生动物和蠕虫.其污染来源主要是人畜粪便,而水又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35、供水保证率:通常用一年中实际供水量符合标准的天数与一年总天数的比值进行评价,达到90%及以上为达标,也可以理解为一年中缺水时间少于36天为达标。
36、有水源保护措施,设立水源保护牌,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37、供水水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有关规定;
38、水质:水质检测指标应综合根据当地农村供水水源水质特点、供水工程规模、污染源分布特征、人群健康风险的可控性,选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当地供水水质特征指标进行评价。饮用水氟含量不大于1.5mg/L为达标。
39、一、水的感官性状指标:我国的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饮用水的浊度不应超过1度,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为3度。
40、冬季水管封冻、干旱、地质灾害等特殊原因导致供水暂时无法保障,但通过当地政府或供水单位采取应急供水保障,以及用水户采取自挖井、自建水池等其他方式解决,在水源有保障且用水方便程度符合供水便利要求的,不计入缺水时间。
41、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2、评价指标共有四项:一是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达到20升/人·天以上;二是水质,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方便程度,达到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四是供水保证率,一般地区不低于95%,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以上四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不达标均不能评定为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