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石钟山记原文

石钟山记原文

时间:2024-11-25 14:06:47

1、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2、③噌吰如钟鼓不绝(名作动,敲钟击鼓)

3、(一)名词作状语

4、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但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5、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因为)

6、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于是;知道)

7、(四)定语后置

8、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9、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10、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

11、①微风鼓浪(振动)

12、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13、①噌吰如钟鼓不绝(击鼓,动词)

14、桴止响腾(传播)

15、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究)

16、鼓:微风鼓浪(名作动,振动)

17、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18、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19、①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20、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

21、至莫夜月明(暮)

22、六、句式

23、四、词类活用

24、苏轼入朝为官期间,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态度。那些因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累章弹劾他讥刺朝政。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因此被逮捕至京御史台狱,其间,与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就有二十余人。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实为受人陷害。

25、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大概,可能)

26、②微风鼓浪(振动,动词)

27、所在皆是也(这样)

28、④如乐作焉(相当于“于此、于之”,在那里,兼词)

29、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状,在下面)

30、(二)省略句

31、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任,就职)

32、①而大声发于水上(发生,发出)

3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

34、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

35、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36、②因笑谓迈曰(于是)

37、《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38、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39、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40、余尤疑之(更加)

4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42、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43、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4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5、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46、(二)名词作动词

47、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

48、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49、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50、⑤豫州今欲何至(哪里)

5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真正要彻悟它,却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作者身世。苏轼入朝为官期间,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态度。那些因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累章弹劾他讥刺朝政。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因此被逮捕至京御史台狱,其间,与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就有二十余人。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实为受人陷害。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52、②森然欲搏人(扑,抓,动词)

53、自以为得其实

54、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55、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56、得双石于潭上(介宾结构后置)

57、《石钟山记》各段段意:

58、③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59、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60、《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61、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62、二、通假字

63、(三)宾语前置

64、③水何澹澹(多么)

65、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66、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而)

67、译: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大概慨叹郦元的简单,和笑李渤的简陋。

68、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形容词词尾)

69、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

70、②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

71、中心句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学习东坡居士实事求是求实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不盲从的可贵品质。

72、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判断句)

73、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74、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

75、②微风鼓浪(名作动,振动)

76、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77、石钟山记

78、五、古今异义的词

79、②或曰此鹳鹤也

80、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因此;大概)

81、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几乎,近于)

82、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

8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4、七、难句翻译

85、②噌吰如钟鼓不绝(一种打击乐器)

86、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87、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88、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89、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

90、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91、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92、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

93、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94、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5、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96、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97、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

98、文章的主旨句不难找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真正要彻悟它,却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作者身世。

99、②今义:天空之中。

100、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101、①不然,籍何以至此(什么)

102、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103、辨石钟山记

104、②磔磔(于)云霄间

105、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106、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107、一、通假字

108、《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见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遣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109、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征发,征调)

110、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11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12、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此、于之”,即“到那里”,兼词)

113、①得双石于潭上

114、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敲)

115、⑤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表假设)

116、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

117、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118、(三)使动用法

119、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120、三、一词多义

121、①扣而聆之(表顺接)

122、《辨石钟山记》是唐代李渤创作的一篇散文。

123、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24、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125、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往)

126、空中而多窍

127、②记: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状物、写景、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128、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其中的;同"然",形容词词尾;本来)

129、(一)判断句

130、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131、②徐而察之(表修饰)

132、五、特殊句式

133、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134、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击鼓)

135、《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36、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37、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38、③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139、六、重点词义

140、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语助词)

141、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射出)

142、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的原因)

143、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先前)(应和)

144、(五)介词结构后置

145、古之人不余欺也。

146、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放在;即使)

14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状,在夜里)

148、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149、作品原文

150、④得双石于潭上(介宾结构后置)

15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52、(宋)苏轼

153、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状,坐船)

154、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155、空中:①古义:中间是空的。

156、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157、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启用,被任用)

158、二、古今异义

159、①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识渊博,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160、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161、适临汝(往,到)

162、是:所在皆是也(这样)

163、译:事情没有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就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有没有,可以吗?

164、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165、苏轼〔宋代〕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66、译: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167、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因而)

168、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169、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170、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为什么)

17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