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王士禛优选47句

王士禛优选47句

时间:2024-11-23 07:12:39

1、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2、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3、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4、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5、④直控金山:是说瓜洲直接控制镇江金山,是东南的要冲。

6、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7、②笠:指斗笠,笠帽。

8、《咏雪》作者不是王士禛,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梅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9、王士祯出生在一个极其显赫的家庭,属于古山东琅琊王氏的旁支。

10、昨上京江北固楼,微茫风日见瓜洲。层层远树浮青荠,叶叶轻帆起白鸥。

11、扬子桥头鸡未鸣,瓜洲城外日东生。风波不惮西津渡,一见金焦双眼明。

12、作品原文

13、④丝纶:古时候钓鱼所用的丝线。

14、创作背景

15、二者不是同一个人。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16、一曲高歌一樽⑤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17、【注释】

18、②城如斗:指城形如北斗。

19、《将至桐城》作者王士桢

20、王渔洋自己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他最喜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

21、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22、人物简介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豫孙,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23、代表作  《秋柳》诗四首、《秦淮杂诗》、《真州绝句》等

24、①蓑:蓑衣。

25、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26、——王士祯《题聊斋志异》

27、③扁(piān)舟:指小船。

28、清朝初期人。2、人物简介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豫孙,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29、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30、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31、⑤樽:古时计量酒的单位,同“杯”。

32、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33、①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

34、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35、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

36、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37、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1]

38、瓜洲,镇名,在扬州城南长江北岸,当大运河之口,地为江中沙碛,状如“瓜”字,故名瓜洲;有渡口以通江南的镇江,名瓜洲渡。顺治十七年(1660),王士禛先后任扬州推官和江南同考官,九月因病归扬州,冬天曾游北固山和金、焦山,往来于镇江与瓜洲之间。这两首七绝,当作于此时,诗人二十七岁。

39、一蓑①一笠②一扁③舟,一丈丝纶④一寸钩。

40、③玉关:泛指边塞。

41、清朝初期人。

42、李好古,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43、王士桢不是民国时期人,是清朝人。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44、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45、古诗《王士禛·瓜洲渡》原文赏析

46、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47、从他的神韵说观念和这些解释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观点:神韵是指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情思内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