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此,在我们明白这个公式变量不足的基础之上,通过印度心理学家巴萨德所发现的“不安感”是流言发生和传递的重要推动力,和美国学者苏珊·安索尼用实验证明“不安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传播流言”的结论等研究学者的大量研究,我们将流言的公式更新为:
2、R=IX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X证据的暧昧性)
3、流言作为人类社会传播活动中司空见惯的一种社会现象,常常会引起程度稂莠不齐的不良社会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和所波及的范围就与之对应到了流言流通量。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提出的著名的流言流通量公式,即:
4、因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或者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慢慢的流言蜚语就出来了
5、【解释】: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示例】:村里人传开了~,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杨朔《渔笛》
6、偏见:不客观或不公正的看法、见解。
7、内容标签:花季雨季主角:何平,叶森然┃配角:叶朗然1.流言流言四起的时候,何平正坐在自己的寝室的床沿上,埋头吃她自己花了五分钟,用温暾水泡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其实论口味和口感,还是油炸型的方便面好吃,何平打心里这样认为。
8、例句:陆萍像害了病似的几天没有出来,而医院里的流言却四处飞。
9、R=IXAX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X环境的不确定性X社会成员的不安感)
10、然而这个公式却并不适用于我们每个人,这由于每个人所具有不同心理承受能力。在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面前,面对信源的不确定性却大,流言与我们的切身利益联系越紧密,这个人的不安感也就会随之增加,因而流言流通量的数值就会骤增;然而,在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或是说有更强鉴别真伪能力的人的面前,即使他所面对的信源再不确定,问题与我们的个人利益密切程度再高,但他的心理不安感为零,那么这个讯息就不会成为流言从他的口中传递到下一个信宿。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公式中的前两个变量都满足的前提下,流言流通量却等于零,这似乎也映证了“流言止于智者”这句古话。
11、等何平周末从学校里回家,又是一番耳提面命,疲劳轰炸。
12、例句:凡是胸无偏见的真正有成就的科学家,毕竟是有正义感的。
13、自己太优秀,又缺乏交流沟通技巧,容易被嫉妒被误解
14、流言》完结+番外作者:寒烈【内容简介】是流言,成就了我们的爱情?
15、还是,我们的爱情,成就了流言?
16、美国人格心理学家
17、读音不同,含义不同,用法不同。
18、【近义词】:蜚短流长、风言风语【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19、在此公式中,“重要性”通常是指人们所关心的、或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即对流言的受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问题;而“暧昧性”则是指流言的传者传递的是未经证实的讯息或传者本身就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两者之间用“X”表示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当一方程度保持不变时,对方程度的增加都会对流言流通量有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当传者的不确定性一定时,流言对我们的生活联系越密切,我们的关注度就会越高,那么流言流通量就会越大,流言波及的范围随之越广泛;反之,同理。
20、可是,前段时间有报道说,油炸型方便面内含有致癌物质,吃多了有可能会得cancer,何平妈妈立刻打电话给女儿,三令五申,不许何平再吃。
21、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飞语|散布~。
22、人类是社交性的动物,我们有迫切的和他人交谈的欲望,因此语言由此诞生。然而语言作为保留人类认识成果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对自己的认知内容进行表述的过程中,口头传播是再常见不过的一种方式,然而正是这样口口相传、以语言接力的方式进行传播,难免会出现信息的逐级失真,最终导致“三人成虎”的现象发生。我们把信源与信宿之间所传播的已发生畸变的讯息称之为流言。
23、奥尔波特
24、张爱玲的《流言》属于散文集。
25、身边总有流言是因为得罪了身边某些人
26、此时的“关联度”对应于“重要性”,“不确定性”对应于“暧昧性”,再加上流言发生时受者所持有的心理条件,即“不安感”,当这三个变量用“X”号进行连接时才完整了构成了流言流通量,因此,这给予我们启示:流言在传播过程中,其问题不大可能无足轻重,每个人面对不同事件在不同状态下所持有的心理条件无可测量,因此,我们似乎只有从消除“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一方着手,消除事件的模糊性从而有效控制流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