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故事中,曹植做的七步诗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三国·魏】曹植
3、相传这是曹操死后,曹丕接魏王的位,担心曹植不服对他不利,企图借故除了他曹植。曹植是文学大家,曹丕便命他七步成诗,否则杀头。曹植便在七步之内写成此诗,流传千古。
4、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5、漉豉以为汁。
6、《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7、《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
8、七步诗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的。
9、七步诗是有历史典故的,传说在三国时期的曹魏,曹操去世后,次子曹丕继位魏王(据传,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在汉末时较为有名的七子: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彪、曹仓舒),曹丕继位后,对弟弟曹植十分忌惮,在朝堂之上出难题要害曹植,曹植(字子建)度七步而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七步诗的来历。
10、豆在釜中泣。
11、三国·魏曹植
12、《七步诗》
13、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14、曹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所以他的七步诗没有收录在唐诗300首。
15、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16、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17、这首诗的旨意是,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燃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1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9、“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20、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
21、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22、翻译后的意思是:
23、煮豆燃豆萁,
24、《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2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26、白话译文
27、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28、三国故事中曹植作的七步诗是:
29、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30、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1、诗的大意是,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3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3、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34、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在最后古诗中的第一首
35、三国曹植的七步诗原文是:
36、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37、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曹植内心的悲愤。
38、这首诗浅白明了,很生动的描述了兄弟手足之情。这也很容易打动人的心弦,比如说曹植的哥哥就被打动了,本来是找个借口干掉自己的弟弟以绝后患的。当曹植做出这首诗后,就下不去手了,就如同诗中所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40、萁在釜下然,
41、翻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