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来汉初至今,在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几代君主都无一例外地提倡黄帝、老子之学,主张清静无为,因循守成。但是,景帝面对纷乱的国内外现状,隐隐感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他很有远见地开始寄希望于儒家学说。为此,他决定把对儒家学说有着深湛修养的、为人行为端正的卫绾,选作太子刘彻的老师。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2、刘彻是个好学上进的皇太子。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他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作辞赋和舞刀剑。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他作为皇太子,平时学习父皇如何理政,也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行。为将来顺利接班,做着全面的准备。
3、公元前141年,他十六岁,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加冠典礼的举行,说明皇太子可以有资格有能力独立掌权了。在冠礼之后,景帝突患重病死去。当日,皇太子刘彻即位,君临天下,是为武帝。
4、曹参:萧何去世后,留下遗言,曹参可以接替自己,于是汉惠帝任命曹参为丞相,曹参在位时间不长,留下了“萧规曹随”的典故。
5、巜汉武故事》记载:汉景皇帝王皇后(通“纳"被收入)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帝又梦高祖谓己曰:“王夫人所生之子可取名彘。"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正因为如此,汉景帝对于刘彻是非常的喜爱。古代的医疗水平极其有限,孩童的养活率也不像现在这么高,为了能让小孩能够顺利的长大,汉景帝就给汉武帝取了小名,叫刘彘,也就是刘小猪的意思。因为,在古人的思维中,给孩子取的名字越是贫贱,那么这个小孩儿能够养活的几率就越高。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也是表达汉景帝对这个孩子的喜爱。
6、河南、河东郡、河南濮阳
7、卫姓名人
8、说起汉武帝的名字的由来源自一个梦。相传在汉武帝出生之前,他的父亲汉景帝做了一个梦,梦里梦到他的曾爷爷也就是汉高祖要给这个还未出世的小宝宝取名为刘彘。大家都知道“彘”就是“猪”的意思,这时候可能就有人在想了,一个古代皇宫里金贵的小皇子为什么取名为“猪”呢?要是放在现在呀,猪可是代表着愚蠢肮脏又好吃懒做。可是大家有所不知,放在古代“猪”可是聪明高贵的象征。一方面是为了这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要知道古代由于医学不发达,小孩子夭折的几率很大;另一方面就是“彘”在中国古代是美好的象征,就和“龙”一样金贵。
9、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功业甚多: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不拘一格录用人才,裁抑丞相职权,设十三州刺史部,改革币制,颁布法令,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岀使西域等。
10、刘彻。乳名叫刘彘。
11、在七岁之前,汉武帝的乳名叫刘彘,七岁的时候,汉景帝废掉了原来的太子,立刘彘为太子,于是改名为刘彻。
12、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13、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
14、在汉文帝时,晁错就担任了太常掌故一职,后又出任太子舍人、博士等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量,汉文帝将晁错和贾谊当作重点培养,希望留待他二人辅佐新帝。
15、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二十三日,汉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亦同时被封为胶东王。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向栗姬为其女陈氏提亲,被栗姬拒绝,而王娡却许诺让刘彻娶陈氏,因此刘嫖不断向景帝诋毁栗姬而赞誉王娡,栗姬亦曾出言不逊而触怒景帝,天平遂逐渐向王娡母子倾斜。前元六年(前151年)薄皇后被废黜后,王娡暗中指使大行令奏请立栗姬为皇后,使景帝对栗姬的不满达到极点,于是处死大行令、疏远栗姬,在前元七年(前150年)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四月十七日,景帝立王娡为皇后;二十五日,立时年七岁的刘彻为皇太子。
16、汉武帝叫刘彻
17、答;根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原本不叫刘彻,他的原名叫刘彘,这是怎么回事,要弄明白这事先得弄明白“彘”的意思。在古代,中国人将猪称之为彘,刘彘这个名字的意思也就是刘小猪。汉武帝刘彻的这样一个名字,配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似乎有些不伦不类。这个故事还需要从汉武帝的母亲王美人说起。
18、当然,小名毕竟是小名,年纪小的时候叫刘小猪,王二狗等等这样的名字倒没有什么,但年龄稍大一些就不行了。于是,汉景帝就打算给他重新取一个名字,而他看中的这个名字就是“彻”这个字。彻的意思是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这相当于汉景帝正式给他取名了,也表示着汉景帝对这个孩子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19、卫姓,卫满朝鲜国姓。
20、出自周代王族,山东名门望族也。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或以康为氏。季子曾有名言曰:卫有君子,其国无故。"(卫国有很多君子,所以这个国家不会有大难!)
21、他推崇并执行的是黄老政治。
22、西汉宰相有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夏侯婴、傅宽、樊哙、张苍、申屠嘉、陶青、刘舍、卫绾、窦婴、许昌、庄青翟、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车千秋、王欣、杨敞、蔡义、韦贤、魏相、丙吉、黄霸、于定国等33人为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宣帝刘询时代的宰相。
23、刘彻之母王娡在怀孕时,汉景帝刘启尚为太子。王娡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醒来告诉刘启后,刘启认为这是高贵的征兆。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刘恒就驾崩了。刘启继位,是为景帝,不久后刘彻出生。刘彻是汉景帝第十子,亦是王娡唯一的儿子。
24、刘彻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重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
25、不过,贾谊却在英年早逝,只剩下晁错成了太子刘启身边最信赖的帝师,两人建立了亲密的师徒关系。
26、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
27、萧何:西汉第一位丞相,刘邦称帝后正式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一直担任此职到去世。
28、汉武帝名叫刘彻,也叫刘彘。
29、卫绾、卫子夫、卫青、卫宏、卫瓘
30、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汉高祖刘邦病逝于长乐宫,享年62岁。同年,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萧何继任丞相。
31、卫绾一生为官,位居显要,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
32、分布于河南、河东郡、河南濮阳。
33、本文是记载汉高祖到汉武帝时外戚世家历史的《外戚世家》的序。司马迁认为,外戚对国家政权有很大影响。汉初以来,出现了多次外戚专权的情况,造成了多次混乱的局面。作者希望统治者吸取夏、商、周三代的教训,在处理婚姻问题时多追求美好的品行,不要因处理不当给国家带来灾祸。
34、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35、汉武帝原名叫刘彘,后来叫刘彻。
36、黄老政治,西汉初年为恢复封建经济稳定封建统治而实行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先秦诸子中的道家思想中含有许多政治、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所谓“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或“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种思想到战国末期发展成为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当时所谓黄帝之学,也属于道家的一个流派,它同道家的区别是,黄帝之学在道之中含有法的成分。二者合在一起称为黄老。
37、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开辟丝路、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等举措亦影响深远。
38、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39、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的名字叫做刘彻,刘彻是我国古代非常杰出的皇帝,为汉王朝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是大家知不知道汉武帝刘彻其实还有一个乳名叫刘彘,在七岁之前这个名字一直陪伴着武帝度过童年。
40、卫姓是外戚世家。
41、景帝对太子刘彻的教育,有他特殊的做法。为了把太子刘彻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给他特意选配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
42、《外戚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本篇记述汉高祖至汉武帝五代汉朝皇帝的后妃及后妃亲族的兴衰,以皇后及皇后的亲族为主。所以称为《外戚世家》。
43、刘启的重臣都有1、申屠嘉2、陶青3、周亚夫4、刘舍5、卫绾
44、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在未央宫驾崩,太子刘启登基即位,史称汉景帝。汉景帝在位16年,颇有政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温良恭俭,与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三大盛世之一“文景之治
45、汉武帝叫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46、姬姓周王族
47、旧百家姓排名:第12位。
48、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49、卫姓最著名的是《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的卫青这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