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2、全诗原文:
3、该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4、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万里黄河奔腾入海,千仞华山高耸入云的壮阔景象,为我们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侧面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两句写遗民年复一年盼望王师北伐的情形,实际上也是表达着诗人自己的心愿,全诗以以乐景写哀情,就倍发衬托出诗人对最祖国深沉的爱。
5、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6、“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rè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7、创作背景
8、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
9、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10、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11、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12、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13、意思: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14、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15、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16、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17、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在邻家不断长鸣。
1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9、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20、翻译: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21、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22、朝代:宋代
23、作者:陆游
24、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25、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26、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27、此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四年。平静的村居生活也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手里六十多年。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早日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28、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
29、南望:远眺南方。
30、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31、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组诗作品。
32、全诗的意思: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3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4、将晓:天将要亮了。
35、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36、简析:这首诗用歌颂高山大河的奇观美景来衬托神州陆沉的悲痛,抒发广大民众的情高意切来讽刺统治者的麻木不仁;将时代社会的矛盾冲突,既全面深刻地揭露,又高度集中地概括于二十八字之中。
3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38、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了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39、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40、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4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2、扩展资料
43、这首七言绝句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乡后所作,当时的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了多年,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于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以及忧国忧民的愁绪。
44、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45、起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46、篱门:篱笆的门。
47、翻译: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