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一生都在追求功业,渴望为世所用。在人生外在的物质财富与个人内在价值的抉择上,他首先肯定后者。早年漫游扬州时,轻财好施,不到一年,散尽家财,在他看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长安积极用世,但他“不屈己,不干人”的生活信条,又使得他与现实格格不入。“岂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性格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苦闷忧愁的折磨,最终落得赐金还乡的下场。因此,他在饮酒中寻求解脱和自遣,在放浪形骸中寄托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荣华富贵的藐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抨击王侯、追求自由光明的情愫交织在一起,这种置身现实而又企图征服现实的态度,正是积极浪漫主义所显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2、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横塘路》
3、《将进酒》在尽情地驰骋豪放不羁、奇情伟志的实践中,表现出一种挥洒自如的幅度、极大地诗情诗意的跌宕。这种大起大落,流动跳跃的内在韵律,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抒情的歌唱。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黄河起兴,联想到人生青春易逝难返,是大起大落之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等场景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喧宾夺主,快人快语之情态,极尽狂放洒脱;诗末以“万古愁”作结照应“悲白发”,大开大合,诗人的感情像江涛海浪般奔流澎湃,诗情忽张忽弛,忽悲忽喜,可谓行云流水。
4、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5、李白在性格上也反抗自然的束缚,反抗权贵,有一种主观上想战胜束缚、渴望自由的情怀。这是他大鹏经天、天马行空式的理想和斗志的必然结果,并体现在他的诗歌里。在他描写大自然洪波射流,骇胆慑魂壮观景象的诗中云:“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宫阁”,“钟山危波澜,倾倒骇奔鲸”,“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这些诗句无不充溢着与自然搏斗的奋发。
6、唐玄宗封李白为“翰林待诏”,然而李白是一个傲岸不驯,恣意反抗的典范,他笑傲王侯,藐视世俗,不满现实,壮浪纵恣之极,他敢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甚至让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这些都表明他很难在长袖善舞的宫廷里生存下去,同时也表明,他的这种性格只能使他在事业巅峰昙花一现。
7、二、跳跃、跌宕、大起大落的诗情
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释义: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10、李白游走在外,特别迷恋友情,在他的眼里,千山万水总关情,那深千尺的桃花潭就是他和汪伦友谊的象征。汪伦称他那里有十里桃花、万户酒家,李白慕名而来,当李白临走的时候,写下了千古绝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释义: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
1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3、而为了把这醉心自由的情态张扬到极致,李白寻觅到了两个最真切、最传神的意象——“酒”和“月”。李白善饮,他的酒杯里装满了盛唐的月光,这两种物象也最能体现盛唐精神,酒在李白那里潇洒而奔放,月亮在他那里高古而圆融。作为酒仙,他用那朦胧的醉眼,看穿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看破了世上的功名利禄。他对月亮的加意眷念飘逸出他高洁自诩睥睨一切的孤高心态,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们慷慨不群的士风。月亮是他一生追求生命轻盈洒脱、生活美满酣畅的象征。
14、李白虽渴望建功立业,但那功业主要是“大济苍生,海内清一”,当他发觉自己被以“俳优蓄之”时,他便毅然归隐山林,表现出诗人的那种人格独立。
15、李白对自由的神往、热爱和追求是一以贯之的,而且不只是精神上的,还是行动上的,更是本性使然。对于人间的.束缚,他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
16、释义:这时候,你问我的闲愁到底有多少么?那么请看那一川烟草,是多么密密层层,匝地皆是;那满城风絮,是多么地漫天飞扬,穿帘入户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1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9、“十载客梁园”期间,李白与友人岑勋、元丹丘三人曾登高饮宴,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满腔不合时宜之情,酒催诗生,得到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留下了千古名篇――《将进酒》。“狂歌痛饮”的豪放外表下掩藏不住愤激之情,绽放出“豪而悲、豪而狂、豪而怒”的独特浪漫主义风格。
20、释义:俩情相爱,心灵相通,哪怕天各一方,自是月照心明,所谓的天涯共此时么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秦观《春日》
21、李白出生于碎叶城,自小接受胡地文化的熏陶。幼年时随父母迁居四川青莲乡,受到蜀地文化的滋养。成年、壮年时漫游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这些都是使他形成豪放性格的根基。
22、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20岁后漫游蜀中,登名山,访大川。26岁为实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之宏愿,漫游了大半个中国,饱览了祖国的壮美山河。42岁因人推荐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他又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三年翰林供奉,被赐金还乡,开始了漫游生活。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在将进酒中的体现是用了夸张和豪迈的气概,比如说。
25、豪放飘逸作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使诗歌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从《将进酒》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中我们可以探析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26、释义: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27、诗中还屡用巨额数字――“千金裘”、“三百杯”、“斗酒十千恣欢虐”、“万古愁”――表现了狂放的豪迈诗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席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闷情绪,让人震撼又不觉一点空洞浮夸,显得合情合理。这种夸张在他的其他诗篇中屡屡可见,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黄河捧土犹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28、听那奔放的流水声,品李白豪放的人生。听李白讴歌山河的吟诵,品浪漫的诗人情怀。
29、一、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和歌唱,自我意识的积极表现
30、李白的一生一直怀有可贵的“布衣情结”,而且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卑微之处,对权势从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摇尾乞怜相,真正把传统文人因饱读诗书而傲视天下、我为文化至尊的潜意识做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大喷发。“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这就是李白人格精神的生动写照。
31、李白的豪放正如“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乘风而翔。他抱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大器和浪漫不被逆境所压倒,对理想的追求正像那自天而降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32、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33、李白的语言和他那自由豪放的个性也特别适应,诗句完全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而设置的,好像根本没有受到诗歌清规戒律的限制,但那正是炉火纯青艺术造诣的体现。《将进酒》全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四、五、十言句破之,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一,随心所欲,出口成章。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变化、奔放洒脱,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受,极大地表现了李白豪放的诗情。
34、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5、值得一提的是,李白执著的个性品质与无法羁绊的浪漫情怀渗透了道家所标榜的理想人格精神,那就是逍遥,在个性张扬中成就自我,成为圣人,突出体现“个性的我”。清人《唐诗别裁集》中曾论及李白诗的起势云:“太白起句缥缈,其以‘我’字起者亦突兀而来。如‘我随秋风来’,‘我携一樽酒’,‘我家敬亭下’,‘我觉秋兴逸’”这段视角独特的论述也常为论者所引用。据有关统计表明,在唐代诗人中,“我”字的使用频度以李白为最高。这说明李白事实上是在用自己“一生傲岸苦不谐”的独行独立来辉映盛唐的。
3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7、释义:自古以来,感情很丰富,投入的感情很多得人,都只会留下遗憾。
38、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语言最大的特色
39、桃花潭水深千尺
40、《赠汪伦》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41、三、高度的夸张、奇特的想象
4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让文人墨客神往而又难成的人生理想集李白于一身。离开皇宫后,他天马行空,飘然不群,成为最浪漫、最洒脱的诗人。祖国的名山大川大大丰富了他的视野,扩展了他的胸襟,山岳的挺拔巍峨强化了他傲岸的性情,江河的滔滔不绝,深化了他进取不息的性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月散发弄扁舟”,“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千秋万代人们景慕他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4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4、《将进酒》大量运用了大胆奇特的夸张,借以表达用平常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造成了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诗歌的开头借助想象写黄河从天而降,东走大海,势不可回的气势,从空间上放大。黄河之水再高,也高不到天上去,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夸张,才使得黄河一泻千里、排山倒海的气势宛然在目,给人以横空出世之感。它那狂奔不羁的性格与诗人的个性得到了完美的契合。紧接着,诗人又将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觉从时间上极力压缩,把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事物说得更短,浪漫色彩极浓。两相对比、极度夸张,显示了独特的审美个性。
45、他的诗气势磅礴,语言生动,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如《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有,如他在《望庐山瀑布》中对庐山瀑布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蜀道难》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多么豪迈的诗句,正像《唐诗别裁集》中所说的,“太白七言古,想落天外,局外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所及。”
46、夸张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夸张是文艺创作中人人都能用到的手法。但是强烈的、高度的夸张才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特征。李白的夸张近似“无理”,但正是这“无理之理”才显示了他独特的审美个性。
47、释义: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48、释义:敢问世间情是何物?竟能让人付之死生!
4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50、释义: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
51、李白的诗中有壮观的山水,饱含了气吞山河的豪放人生,流淌着源远流长的自然之声。
52、一提到“豪放飘逸”、“狂傲不羁”,人们立刻就会想到一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他是唐代的一位极具典型性的诗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品格。今天,通过对其诗歌的解读,人格思想的探析,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更有利于我们传扬他的人格精神。
53、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李白入京,在他看来,君王下诏之时就是他一显身手之日,迫不及待之余,写下了“第一快诗”《南陵别儿童入京》。全诗由丰收的秋日、雀跃的儿女、歌舞的诗人、自信的雄心、仰笑的情态,构成了一种豪放的气势。然而这并不是他春风得意的顶峰,其顶峰是在他初入长安之际,他与老资格的贺知章相遇时,贺知章惊呼他为“谪仙人”,并用金龟换酒款待他,从此“谪仙人”的美誉便一日传遍京华。
54、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
55、释义: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56、当然,最能表现李白故意隐藏悲辛愁苦而又自然流露狂傲不羁性格特征的诗应属《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一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57、《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58、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