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圣人之道,就如同大河,大河是不会去“选择”的、也不会去强迫“一致”,是“不相”、“不同”的。
2、其结果只能是某种抽象标准、某种统一模版克隆出来的群体。
3、必须注意的是,“不相”,不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不加选择,而是指对不同个体、团体的行为,不能用一种权威、上帝等独断的方式来以“相”相之,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4、子曰:“闻斯行之。”
5、“因材施教”的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
6、(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7、真正的“大同”,不是“同而大同”,是“不同而大同”,要“不同”,首先就要成就其“大”。
8、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9、有教无类: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类:类别。有两种解释:
10、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11、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12、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3、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
14、“圣人之道”之“谋”,就是“不同”、“不相”。“不同”,就是“异”,就像上一章“攻乎异端,斯害也己”所说,对“异”不能攻击,不能去谋求消灭“异”,否则就不能“不同”,就和“圣人之道”相违了;“不相”,就是“不以相而相之”,所有的选择都会有假设的标准,也就是以“相”相之,最常见的以“相”相之就是所谓的“以貌取人”,延伸下去,根据思想、观点、意识形态、经济水平等等,都是以“相”相之,都不是“不相”,是和“圣人之道”相违的。
15、“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是哪类的人,所有的人都该受到教育。”
16、“圣人之道”,归根结底是以“不同”为基础的,只有“不同”,最终才能实现“大同”,“大同”的关键不是“同”,而是“大”,包罗万有,如“天地”般,而不是让花只有一种颜色、鸟只有一种叫声。
17、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是“不管是哪类的人,只要想要学习的人都该受到教育,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
18、出处:《论语·先进篇》
19、通常的理解之所以出问题,关键是把“相”字当一声平声,当副词了,而这只是“相”的后生义。“相”,四声去声,本义是“观察”,引申为“根据外貌判断人的命运”,然后就有了“选择”的意思。
20、有教无类,读音yǒujiàowúlèi,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亦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
21、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
22、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23、无其“大”,就无其“不同”。
24、有教无类,无论是贫民子弟,还是富家子弟,应受到教育。
25、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26、子路问:“闻斯行诸?”
27、无其“不同”,就无其“大同”。
28、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的教育主张。《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意思是人们有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种类,都可作为教育对象。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及于庶民,因而他的学生很多,其间不少是平民。这个主张对传播文化有积极意义。
29、“不同”和“不相”是密切联系的,“不相”是“不同”的前提,“不同”是“不相”的实现。
30、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
31、有教无类。这是《论语》一书中,孔子说的一句话。其意思是:凡是来向我求教的人,不论他贫困富有,出身卑微与高贵,我都一样教他们知识。
32、道,不同、不相为谋。(十一)确立了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谋道的最高原则:不同、不相。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详解:这句话,《论语》成书以来,其断句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成“善恶邪正之间不能合作共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等等,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当成一个精英小团体了,把“圣人之道”当成了小道、私道,这是和《论语》、儒家“和而不同”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33、(2)“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奴隶贵族的教育垄断,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
34、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35、这里的“相”就是“选择”的意思,“不相”,就是“不选择”。“谋”,就是“征求解决疑难的意见或办法”,引申为“谋划、商量办法”等,《论语》后面还有所谓“谋道”、“谋食”的说法,和这里的“谋”是一致的。理解这章对把握全局很重要。
36、师弟莫要如此,学院教育有教无类,虽然有一些败类混杂其中,但是也出了不少正直之人。
37、不过我看他这次回来,态度也算不错,本着有教无类的理念,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38、而只有终于能达到“不同”,这“不相”才有意义,才能实现,否则这“不相”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成了一句口号。
39、只有“不相”,才可能“不同”。否则,前提就是“相”,就是以“相”相之,那么怎么可能有“不同”?
40、: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什么意思?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学宗旨,就是教育教学不要分是什么样人,什么类别的人,即所有的人都应该受到教育。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道德观点不一致就不能一起做事。不是一条道路上的人,是永远都合不到一起的。
41、冉有问:“闻斯行诸?”
42、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43、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
44、试想,如果“道不同”就“不相为谋”,那何谓“和而不同”?难道“和而不同”就是在某个叫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组成的精英小团体里玩的一场无聊把戏?
45、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论语》书中,孔子说的话。其意思是:两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就不要在一起谋划事情。因为没法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