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狱咏蝉》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创作的咏物诗。此诗作于患难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全篇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2、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
3、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4、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5、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6、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担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论政事,得罪了掌权的皇后武则天,因此被下狱。
7、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8、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9、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
10、年(仪凤三年),骆宾王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为性情耿直,在上书议事时触犯了武则天,随后又遭到了小人污蔑,以贪污和忤逆罪被判入狱,《在狱咏蝉》便是这次牢狱之中创作的。次年,遇赦得释。
11、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咏蝉》还有一个题目是《在狱咏蝉》,是他在狱中有所感,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
12、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13、由于作者在首联中即以南冠自切痛处,又以“思深”二字为诗旨的表达作了铺垫,故颔联即被顺势推出:“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黑色鬓发,这里指蝉的双翼。“白头吟”,汉魏乐府名篇,写一女子被负心汉始爱终弃的悲郁心情,表达了她对专一爱情的追求。据说此诗为西汉卓文君作。卓文君慕司马相如之才,私奔并与司马相如结成伉俪。但司马相如爱情不专,入京后,要娶茂陵一女为妾。文君闻知,作《白头吟》以自伤。相如见诗悔悟,不再纳妾。宾王此句的写作,其意有表里二层。表层的意思是说,蝉掮动着乌黑的双翼来对着满头白发的作者悲吟,使他无法忍受。里层的含意则更为深刻,作者意在通过香草美人的传统文学手法,抒发自己失去朝廷宠信,受贬遭困的怨愤。作者“蝉”人对举,“玄”“白”并用,睹蝉翼而起悲,闻蝉鸣而不堪,是因为他也有过鬓发玄黑的豆蔻年华。早在公元669年,他就跻入仕途,以图报效:“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宿温城望军营》)。为逞壮志,他文官任过府属、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武官任过四川,燕北掌书记,然奔波三十载,却始终沉沦下僚,刚升为侍御史,便被捕入狱。报国之想,终成泡影,何堪忍受。
14、骆宾王(别称:骆临海,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15、大家都知道骆宾王反对武则天执政,但是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含蓄,只说自己的冤枉,更多的话都隐藏了起来。
16、五言律诗。
17、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8、唐・虞世南《蝉》
19、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20、《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这两种说法,后者无甚根据。前者也觉偏颇。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2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首联承题而来,正切主旨。“西陆”,秋天。《隋书·天文志》释“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行以成阴阳寒暑之节。”“南冠”,又称獬豸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用楚国钟仪被囚的典故。《左传·成公九年》记,晋景公到军府检查,看见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被囚系着。成公便问:“那个被捆着的戴着楚冠的人是谁?”有司回答说:“是郑国献来的楚国囚犯钟仪。后世遂称絷囚为“南冠”。此处的南冠是作者自指。“南冠”后的“客”字不作通常的“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首联两句十字用工整的对仗描绘了这样一副图景:深秋里,寒蝉发出了阵阵凄楚的叫声,这声音打动了囚絷在牢的骆宾王的心弦,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虑。此联中,应特别注意“思深”二字,它是作者的苦心所在,是全诗之“源”。诗的名句诸事如“玄鬓”、“白头”、“露重”、“风多”及种种联想,皆由此遣发派生。
2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3、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4、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25、在狱咏蝉骆宾王
26、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27、《在狱咏蝉》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所作,作者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抒发了身陷囹圄中的悲伤之情,表达了想要沉冤昭雪的愿望。
28、要了解这首诗的深意,首先要知道它的创作背景。
29、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意:西角高墙外,枯瘦的古槐树上,秋蝉在一声声哀鸣,狱中囚禁的我,思想的心绪一阵阵渐深。
30、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31、《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是五言律诗,不是绝句
32、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33、在这篇短文中,骆宾王赞扬了蝉的高洁品行,实际上也是以蝉寓己,认为自己有”君子达人之高行”,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34、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35、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6、唐·李商隐《蝉》
37、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38、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还能有谁为我表白皎皎廉洁的一颗心。
39、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40、绝句一般为四句,律诗一般为八句,所以这首诗不能称作绝句。
41、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42、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43、若说首联见景生情,托物起兴,颔联蝉人并举,叙中生议,那么颈联的重心则转在感慨议论的抒发上。“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说蝉因露重而难以前飞,因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这既是描写深秋寒蝉的艰难处境,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慨叹。作者在诗前的序中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墨。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意即是时代的“徽墨”(绳索之意)将其捆绑,使他不能驰骋壮志。序文还说他“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看到螳螂抱紧螳斧,欲扑捉被食之虫,立即想到自己仍处在深深的危机中。朝廷内外奸邪势力的浓露重霜不但冻僵了他的翅膀,锁住了他的声音,而且会将他的生命推向“末日”。序文的这些话说明了颈联虽宇宇写蝉,然意不在蝉。这两句诗,写得蝉人相融,抒情忘蝉,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
44、《在狱咏蝉》不是贺知章的诗,是骆宾王的作品。原文:
45、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作品《在狱咏蝉》。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