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郎君”的意思:1、妻对夫的称呼,如《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2、对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称。《玉台新咏·古诗》:“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2、披散长发的,一般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头发束起来了,后面的还没长太长,不容易束到一起,于是暂时披散。
3、要说大侠、浪子、少爷、乞丐、道士、披头散发也可以,哪怕一般百姓不戴帽子的都可以,最起码官员不应该吧,可我们见到头戴乌纱披头散发的官员太多,不说戏说、娱乐的古装片这样,就连央视播出的号称证正剧的《郑和下西洋》《贞观长歌》也有部分官员如此打扮,不伦不类,不人不鬼的。
4、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发髻高低有所不同,对头发的装饰也是不同的。大多数男子的头发都应该是束起来的,无论贵族、官吏,还是良民。
5、古人无论男女都留长发一般男子到20岁时要行弱冠之礼就要束发结发戴帽子,社会男子劳作时为避免汗水进眼。而冕是皇帝戴的象征身份
6、飞仙髻、垂挂髻、灵蛇髻、双丫髻、抛家髻、朝云近香髻、单螺、百合髻、凌虚髻、惊鹄髻、双平髻、朝天髻、元宝髻、倾髻、随云髻
7、古代男子束发的是簪,冠,冕,弁,帻五种。一般是先束发把头发梳好然后结发即结成发髻在用簪子稳住最后戴冠或巾帻。
8、还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头发束起来了,后面的还没长太长,不容易束到一起,于是暂时披散。比如红楼中的宝玉,没人觉得不爽。现在的历史影视剧除了极少量的(大明王朝1566、四大名著、90年代以前的绝大多数古装片)之外,不知道是所有的导演、服装就是喜欢披头散发,还是觉得把发套后面的头发也扎起来太费事,还是压根就觉着这样是对的,就是不肯改正。
9、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10、平日里一般不都是发髻加发簪,但是出门的话不戴首服就不礼貌。首服有冠,巾,帽,冕这几种。
11、未束发指15岁之前
12、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而到了明代中期,成年男子结辫现象渐渐消失,一般劳动人民是将头发在脑后挽成三股或两股发髻,读书人、秀才、官家贵族等一般都在头顶结发髻,还要在头上缠绕网巾来固定头发,所以,明朝男子束发有时代表着身份的高低。
13、清朝入关,更是把发型问题上升到宪法的高度.全国男子必留长辫.不留辫子就是反对清朝.后来的革命党人都索性割去辫子以明志向.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颁布发令全国范围割发.
14、参考:中国古代男子的发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清当然除外),比如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发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条布带,还有时什么也没有,或者散成马尾辩状(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绝非大侠、公子帅哥的发型)。
15、上古时代,没有礼教约束,男子的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着的,被称作“披发”。
16、大多数正常男子的头发都应该是束起来的,无论贵族、官吏,还是良民。是良民。
17、《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所说:“乡人或歌之日: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杨伯峻作注认为:“子为男子之美称,意为顺从我的人不失为男子汉。”
18、“哥儿”有三个含义:1、弟兄,《水浒传》第三九回:“小弟哥儿两个也兀自要来投奔哥哥。”2、对男孩儿的称呼。《红楼梦》第二九回:“张道士也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3、泛称男子,常含亲热意。
19、但是我想着重谈谈后面,也就是到底是披散着头发,还是后面的头发也像前面后四周一样束起来。毋庸质疑,大多数正常男子,都应该是束起来的,无论贵族、官吏,还是良民。究竟什么人披散着后面呢?事实是除了当今的古装影视剧,很少有人这样,什么人这样呢,大概有:
20、慢慢地,中原地区出现了将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的习俗,被称作“绾髻”。绾髻就是把头发都集中拢到头顶,在头顶盘出一个发髻,最开始是一个小团状,后来逐渐变成锥子状,也称“锥髻”。古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发式,可能因为这样方便劳动。
21、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
22、古代男子的雅称有“子”、“夫”、“士”、“郎”、“父(甫)”、“士父”、“夫子”、“匹夫”、“郎君”等。
23、中国古代皇子的发型通常都是四方髻,只不过不同朝代有着所不同变化,到满清时期就全部变成了辫子。
24、束发。中原的古代男人。是束发的。那条猪尾巴是满洲人用屠刀硬装上去的。清朝灭亡了当然就开始剪辫子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古代而是近代了。
25、道士,也不是何时何地的道士都这样的发型,南方天师道的道士们做法的时候,有时披头散发,鲁迅曾在其藤野先生中说留日清国留学生解开发辫,后面像道士刘海蟾。还有金庸的射雕中郭靖初见尹志平居然不知是男是女,就因为他没见过道士,男人怎么能披散头发呢?说明道士有时是披散头发的。
26、再就是江湖上的流浪汉,或者部分被称为游侠的家伙,好有乞丐,懒得或没人给他们收拾,于是披头散发,落得潇洒。
27、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以下几种:公子;郎君;大哥;职位;哥儿;官人;大侠;义士。公子:先秦的时候,公子是指那些诸侯的儿子,到后来变成对于男子的一种普遍的称呼,年轻男子都可尊称为“公子”,通常是叫某某公子
28、古代男子的发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清除外)。
29、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30、官人,宋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是许仙。
31、在《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有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孔颖达注书认为:“士者,男子之大号也。”
32、古代对男子的称呼主要有公子、郎君、大哥、哥儿、官人、大侠、义士等。其中,“公子”是中国古代对官僚贵族之子的称谓。先秦时,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
33、古人从商周起就开始束发扎头了,从中国有正史记载以来,直到满清之前,华夏男子都是束发的。其实这与农耕民族的生活相关,古代男子把头发束起来,再带上头巾,就不怕头发弄到眼睛了;另外,由于头发能调节头部气温,这样既能保证在烈日下头部不会太热,也能保证冬天头部不会受冷;再加上后来《孝经》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影响,束发就完全的成为了中国男子数千年的传统。
34、古代对男子的称呼主要有公子、郎君、大哥、哥儿、官人、大侠、义士等。其中,“公子”是中国古代对官僚贵族之子的称谓。先秦时,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例如,《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
35、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比如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是因为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