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2、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
3、齐国军师孙膑对战局分析后决定,不去邯郸与魏军正面交锋,绕道去攻打魏国,并在途中设下埋伏,等庞涓回师解救时伏击魏军。果然如孙膑所料,庞涓大败,齐军得胜,赵国危机解除。
4、但要考虑的是对方在虚的方面即所谓的魏面前己方有实力实现自己的围魏胜利,而对方在已方围魏失去的利益比赵的利益大。
5、战国时期,孙膑,庞涓师从鬼谷子,庞涓先下山来到魏国成为大将,因嫉妒师弟孙膑,对其进行迫害,孙膑后装疯在齐国大将田忌的帮助下来到齐国,成为军师。
6、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按语: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对敌人,应避实就虚,功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因可以自解。
7、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8、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9、赵王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答应了,令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认为魏国军队去围攻赵国了,不如直接进攻魏国。那庞涓一定会回来解救,这样就能解了邯郸之围。
10、战国时期,魏国派军进攻赵国,魏军很快就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赶紧向齐国求救。
11、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而庞涓认为中山太小,不过弹丸之地,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魏王接受了这个建议。
12、“围魏救赵”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说的是当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请求齐国出兵相帮,齐国将领田忌、孙膑决定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从而迫使魏国军队回城自救,解救了赵国的危难。故事概括:欲擒故纵,声东击西,当敌人过于强大时,应采用迂回战术。
13、齐国准备派军去解救邯郸时,其一军师就说,现在魏国全力以赴攻赵,魏国都城内势必空虚,此时去攻打魏国,魏国必定会回师救国,且魏军从赵国撤军是长途跋涉,必定会疲惫不堪,只要在其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轻易就可以打败魏军。
14、后魏赵交战,赵国向齐国求助,孙膑建议不直接去赵国而是攻打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回援,并在桂陵设伏,大败庞涓。
15、孙膑就是看准了魏国内部空虚,才想出了对魏国趁虚而入的方法,从而达到了救赵国的目的。因此避实就虚,击中要害,才是解围的好方法。就像生活中,有时候遇到困难正面迎击得不到解决,逆向思维,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反而更有效。当然这要做到知己知彼,看到事情有隙可乘,才不会坐失良机。作为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就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16、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为报赵国夺中山之恨,率大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和孙膑率军前往支援赵国。
17、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这是孙膑知己知彼,避实就虚,一招致胜。
19、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20、避实就虚,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进攻对方的软肋而迫使对方在比较实的利益面前做出相应的让步来保全或以小的让步保证大的利益。
21、果然,魏国得知都城被围,慌忙从赵国撤军回来,不料在回途被齐军打得丢灰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赵国轻易得救。这就是围魏救赵的故事来源。
22、后人由此延伸出成语“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