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增广贤文名句格言优选136句

增广贤文名句格言优选136句

时间:2024-11-14 13:46:38

1、书山有路勤为径这首诗的全诗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在校园里的走廊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听见同学们铿锵有力的读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由得让我心潮澎湃,更加激励我要努力学习的信心!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6、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7、这是人们对穷富的普遍认知,人性的揭露。古往今来人们把他做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贤文绝句。

8、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9、、我不如人我无其福,人不如我我常知足!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2、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4、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4、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16、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8、是中国几千年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虽来自民间,却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吸取知识的营养。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对于过去的名言,有好的作用,应该多了解一些,多记住一些。

19、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20、其意思是:世界上的书多得像高山一样,怎样才能攀登上书山呢?只有勤奋,才能找到登书山的路。知识像浩瀚的海洋,无边无涯,只有用刻苦学习做船,才能到达书海的彼岸。

2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2、语出佚名《增广贤文》。如果在当和尚的日子里,能一直保持着当初出家时的诚心和念头,就一定会修成正果。比喻人要善始善终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24、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25、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2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7、现在提倡要多学习《增广贤文》等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运用好西方哲学的毫猪法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和优质的人缘,为我们的事业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28、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2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0、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31、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时发生意见分歧或矛盾,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产生矛盾时才有回旋余地。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与父母或子女之间,都应保持适度距离,给对方一定的空间。亲人或朋友之间,距离适度,感情可以永恒,距离过近时日久了反而会产生疏离感,距离过远时间长了反而会有陌生感,夫妻之间有“小别胜新婚”一说,小别后重逢反而感情更近一层,长久在一起反而会腻烦生厌。

32、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收获,走向成功。

33、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34、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37、人亲财不亲,财利要分清。

3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9、在一行,练(爱)一行。

4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4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42、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43、语出佚名《增广贤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为的就是一旦用兵打仗,就可投入使用。

44、毫猪如此,人也是一样。距离才能产生美,生活中的这种距离美又叫朦胧美、和谐美。人与人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一定距离――既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又不挨扎。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距离。

45、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46、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41、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47、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48、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50、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51、愿《增广贤文》常在人心。

5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53、老板或员工运用好“豪猪”法则,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既可以保持与下属或上级的亲密关系,又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或上级的重视。亲人或朋友之间运用好毫猪法则,给彼此一定的心理距离,反而让对方觉得更安全,双方有种新鲜感。夫妻之间尤其如此,双方都有自由交往异性的权利,而并非一方是另一方的附属品,要受对方主宰,各方面都不得自由。

54、书山有路勤为径拍,学海无涯苦作舟,此句的意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除了自己勤奋努力,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搭。

55、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56、语出佚名《增广贤文》。平时无事时不烧香拜佛,紧急危难时才想起求佛爷保佑。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8、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明)

59、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60、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6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2、就拿“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这句来说,表面意思谁都懂,但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不同的个性和脾气,有相异的志趣和爱好,生活习惯大有不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也不会相同。有句俗话说得好,叫“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就是说的人与人之间差异性。

63、语出佚名《增广贤文》。开创事业固然非常难,但是守住成就也不容易。

64、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6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6、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67、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历史兴衰的史实作例子,来指导今天的行动。

68、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69、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70、《增广贤文》又叫《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种古训和各类谚语,富含哲理性,儒、释、道各方面的思想都有所体现。老人们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说明其相当具有实用性。

71、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

7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7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76、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77、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78、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45、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79、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80、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81、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82、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8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84、创业固难,守成不易。

85、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8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8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89、《增广贤文》的名言:“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如何感悟?

90、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91、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92、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93、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9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95、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9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97、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9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9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100、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

101、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人是非。

102、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103、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04、稳的不滚,滚的不稳。

10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106、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107、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增广贤文》)

108、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109、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示儿女》诗)

1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1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112、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家诫要言)

113、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114、多读书达观古今,可以免忧。(家诫要言)

11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16、《增广贤文》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诸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打虎要造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都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识人看人的。不时找来读一读,可以悟到很多东西。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几兄妹说这些东西,那时候不求甚解,还嫌父亲话多,如今想来,句句都是《增广贤文》中的,说得很有道理。

117、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118、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119、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120、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21、只有实践能克服的错误。——巴人(中)

122、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123、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12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25、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126、《增广贤文》中的这句谚语“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意思是说,陌生的老虎之间或许还可以彼此接近,但是,人与人之间,即使再熟悉,也不应过分亲近。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才美好。这有些接近于“远香近臭”的意思。

127、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128、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12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0、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31、笔者以前学哲学时学到过豪猪法则。这个法则来源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德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总会刺到别的毫猪,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使它们聚在一起,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聚散几次后,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

132、全诗:  《古今贤文·劝学篇》韩愈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133、全诗: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34、这句名言告诫人们要想获取广博的知识就得勤奋,刻苦。

135、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136、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